七一宣传栏资料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成立的?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条件,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发展壮大起来,产业工人已达到200多万人,为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二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为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三是五四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促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走上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在法国留学的蔡和森则明确提出应该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地的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在法国和日本留学的青年学生,也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

  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纲领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大会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李达负责宣传。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中共中央历任主要负责人

 中央局书记:陈独秀(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选举产生)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选举产生)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1925年1月中共四大推选)

 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1927年4月至5月中共五大推选)

 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1928年6月至7月中共六大选举产生)

 (注:1931年向忠发被国民党逮捕杀害后,由王明代理)

 中共中央总书记:博古(秦邦宪)(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洛甫)(1935年1月遵义会议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45年6月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69年4月中共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73年8月中共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追认)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1977年8月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1987年11月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2年10月19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7年9月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2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七一建党节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13人,代表全国57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一大”的时间明确为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

 “七一”专刊

 中共龙岩市委党校机关党委第二支部(宣)

 2007.7

 古田会议旧址

 地处上杭县古田镇溪背村,原系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建于1848年,民国初为“和声小学”。1929年5月红四军进驻古田后,将其改名为“曙光小学”。1929年12月,红四军在这里召开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长征起始点、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

 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位于闽西长汀与连城的交界处。1934年9月30日,中央红军第九军团在该村观寿公祠举行誓师大会,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该村现有松毛岭阻击战指挥部旧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旧址、抗日宣传漫画遗址等。此外,12座客家围龙屋与红色资源交织在一起,富有特色。日前,国家发改委已将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列入红色旅游扶持项目。

 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进入紧要关头,由于王明“左”倾路线控制了中央领导权,坚持打消耗战、防御战,苏区全线告急,红军伤亡惨重。

 为打开中央苏区的东线大门,直取中央苏区,蒋介石电令李延年、宋希濂等部十几万人,向松毛岭进逼。

 松毛岭位于长汀与连城交界,群峰连接,地势险要,是东往龙岩、上杭、连城,西通长汀、瑞金、赣南的要道,也是中央苏区的一个重要门户。

 当时,留守在松毛岭的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共五六千人。敌军逼近,长汀、连城苏区群众组织了运输队、担架队、慰劳队奔赴前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同红军一起修工事、抬伤员、运弹药。

 9月23日,敌人向松毛岭发起猛攻,飞机大炮轮番轰击,红军据险与敌激战。战事一直持续了七天七夜,红军终因势单力薄,向后撤退,松毛岭一线遂告失守。

 9月28日,红九军团奉中革军委命令撤出“松毛岭保卫战”的战斗,进行转移。

 9月30日上午,红九军团在钟屋村“观寿公”祠堂门前大草坪上,召开告别群众大会,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及群众两千多人和红九军团部分指战员参加了大会。村苏主席蔡信书主持会议,红九军团参谋长郭天民向到会群众作告别讲话。会上,红九军团当场向钟屋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发枪300余支,还有一箱箱子弹。

 当天下午3时,红九军团兵分两路,九团与军团直属队为一路,从钟屋村出发,经河田前往汀州城;七、八两团因重新参战,推迟一天出发成为一路,仍由钟屋村经河田到汀州城。沿途敌机临空盘旋,寻觅我主力的行踪。为避开敌机,采取夜间行军,白天宿营。

 当红九军团离开钟屋村时,钟屋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也跟着部队一起转移,后来全部加入红九军团进行长征。其余全村男女老少向涂坊、河田、濯田、四都等地疏散。国民党军队于10月21日进占钟屋村时,那里早已坚壁清野,十室九空,变成个无人村了。可是,国民党为炫耀“战绩”,以谐音将钟屋村更名为“中复村”,即中央军光复之意。

 9月30日,红九军团从松毛岭下的钟屋村出发,向西疾行,踏上长征征途。红二十四师继续担任东线阻击任务,与地方游击队、赤卫队一起拖住敌军。12月底,闽西苏区全境沦陷。

 10月3日,红九军团两路汇合到达汀州城后,在汀城休整了4天。中革军委发给红九军团大批军用物资,每个红军指战员领到一套斜纹布薄棉衣和夹被、鞋子等物,军容焕然一新。

 10月6日傍晚,红九军团从汀州城西移,于7日凌晨4时左右抵长汀古城宿营。入夜,部队继续西移,从古城至瑞金走了30里,当晚8时许到达红都瑞金。8日白天在瑞金休息,黄昏从瑞金夜行军,于次日拂晓抵武阳。当天,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从中央开会回来,中革军委已决定将粤赣军区主力红二十二师及于都补充的第一团均拨给红九军团建制。这时,红九军团已拥有第三师、第十四师和红二十二师等3个师,全军共有11538人。10日晨,全军南移会昌朱子坝、狮子坝一线。11日折向会昌西北面的珠兰埠,在此休整5天后,于10月16日下午4时许,全军从珠兰埠出发,是夜,在蒙蒙月色下渡过濂江,向西疾进,从此,离开了中央苏区根据地。

 从实而论,中央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是长汀,集结地是长汀古城,告别中央苏区根据地的离开地是会昌。

 新罗毛泽东旧居——新邱厝

 新邱厝建于明末,为3厅2厢平房,原为明末刑部右侍郎王命璇府第,清光绪十四年重修。1975年12月,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房依中轴线依次建有灰坪、大门、天井、正厅、后厅等。正厅面阔3间,进深6米,穿斗式构架。1929年6月三打龙岩城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与夫人贺子珍曾住于此处,7月中旬离开。

 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

  位于长汀县汀州镇汀江巷11号。1929年3月,红四军司令部和政治部设于此,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此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地旧址——协成店

  协成店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赖坊村,二层砖木结构,1922年建造。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这里针对林彪“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悲观情绪,给林彪写了一封近万言的回信。在信中毛泽东对林彪的悲观思想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有力的批判,明确指出“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还特别强调了坚持农村革命斗争的重要的意义,认为只有坚持农村革命斗争,“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坚信中国革命的高潮必将到来,现今的“星星之火”,即将成燎原之势。这些论述,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形成的标志。

 这封信最初以《时局的估量与红军行动问题》为题印发给红四军广大干部士兵阅读、学习。解放后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一版时,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福 音 医 院

  福音医院座落于长汀县城北卧龙山下的福音医院原是英国人创办的教会医院,1904年始建至1908年落成,命名为“亚盛顿医馆”。1926年改名福音医院,由傅连暲负责。1927年9月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路经长汀,医院热情为起义军服务,接收了300多位伤员。1931年福音医院成为中央苏区的红军医院。1932年毛泽东同志曾在福音医院养病。次年福音医院搬往瑞金,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傅连璋同志为院长,1966年按原样修复。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抗大”办学的启示

 “抗大”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大”办学是党在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一个成功范例。传承和发扬“抗大”精神,对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必须紧紧扭住正确的“办学方针”。“抗大”之所以成就辉煌,为党培养出大量高素质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紧紧围绕毛泽东为“抗大”规定的一个非常好的办学方针开展教育,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方针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我们在干部教育工作中要把这“十六字”当成“座右铭”,紧紧扭住这“十六字”下功夫、花气力。

 ? 二是必须建设一支过硬的“教官”队伍。当年毛泽东等党和军队的领导人亲自登台讲课,使“抗大”学员深受教育、深受触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增强光荣感和使命感,按照“政治家”的素质提升、修炼自己,成为行家里手,使学员学有所获。

  三是必须在“要精”、“要管用”上下功夫。当年“抗大”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课程内容都是实实在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极少空洞抽象、“催人入睡”之语。今天,我们应紧紧抓住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进展,紧紧抓住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的实情释疑解惑,使学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他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在工作中,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以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一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二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

 三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

 四是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贯彻勤俭节约原则,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五是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和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党和国家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同时善于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和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六是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七是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八是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中共领导层告诫各级官员要增强三项意识

 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告诫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

 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基层党建工作 应力避三个误区

 一是单纯追求“特色”,忽视全面发展。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有的单位急功近利,刻意打造“盆景”、“亮点”,忽视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体优化,全面协调发展。要端正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克服个人主义思想和华而不实的作风,把工作重点放在长远性、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上。上级党组织在考核时,不能以轰轰烈烈的“场面”为标准,而应以被考评单位全面建设水平是否提高为尺度。

 ? 二是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忽视继承和借鉴。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但一些单位以开拓创新为借口,一味追求标新立异,不愿继承、不愿借鉴。明明前人或其他单位已有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却不屑一顾。忙于“另起炉灶”,结果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创新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要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务实精神。把创新当作目的,为创新而创新,很容易导致“空中楼阁”。

 ? 三是片面追求理论的“深”度,忽视理论的实际应用。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当前一些党建理论研究脱离实际的现象比较严重,为研究而研究,忽视理论研究为基层工作服务。理论研究似乎越来越高深,实际操作却越来越肤浅。党建理论研究的全部目的在于应用,空洞无物的研究是不应提倡的。广大党建理论工作者要面向基层,面向实际开展研究,为基层党组织提供管用的理论成果。

 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基本途径

 胡锦涛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实现这一要求的基本路径是: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发动机”,有了崇高理想,才会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才会使生活情趣更加高雅。理想信念动摇,腐败堕落迟早要发生。面对新形势,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

 

 二要加强道德修养。没有道德上的清白,就不可能有操守上的廉洁。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三要纯洁朋友交往。冷静交友,从善交友,择廉交友,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来拉拉扯扯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

 四要选择高雅爱好。志趣和爱好反映着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领导干部选择个人爱好要去俗就雅。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深陷其中,损害身体,荒废主业。

 五要实行理性消费。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兴趣爱好、生活工作特点选择消费。抵制奢侈消费,消除在物质生活消费上的攀比心理和不平衡心理。

 香港回归纪念日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英国在十九世纪通过同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先后强行割让和租借去的土地。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8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强行割让香港岛。1856年10月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强行割让九龙半岛。1898年6月9日,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缔结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及附近235个岛屿,总面积975.1平方公里,即现在所说的“新界”,租期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这就是香港回归问题的由来。

 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为了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主权不可非议。但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收回香港主权才是最有利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党中央的集体智慧,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战略构想,是中外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

 1984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正式签订《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变成现实,但是这一伟大创举的设计师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却离开了我们,也看不到他老人家亲自设计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实现。值此,我们更加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如他老人家地下有知也会同我们一道庆祝这一举世瞩目的日子——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因此这一天也成为香港回归纪念日。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主持会议。

 曾庆红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十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对于进一步统一党的高级干部思想认识,更好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继续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