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浅谈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流动党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党内新群体,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 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 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已成为目前 党员教育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提出了 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 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为探 索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切实做好 流动人口中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流动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 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关系, 永葆党的先进性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 前,各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 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本文也想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的难点、 成因及对策作初浅的分析。一、流动党员管理的难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人才加速了流动,党员 流动也十分频繁。党员流动呈现出数量日益增多、区域逐步 扩大、时间逐步延长的特点。大量的“组织人”逐步转化为 “社会人”,传统党建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党建工作社会化 的要求。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传统的方式和手段也 难以与党建工作社会化的新形势相适应。流动党员的管理呈 现出“四难”现象,即:1、 去向难掌握。大部分党员外出前不向所在党支部报 告,不辞而别,有的一走就是几年,不主动转移组织关系, 也不主动与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或当地党组织进行联系。加 之外出党员务工经商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工作 单位,有的居无定所,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更无从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2、 管理难到位。有的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上有 畏难情绪,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对管好管 活缺乏必要的对策措施,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一 些地点不固定的流动党员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成为挂名党 员;一些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管不到,流入地党组织管不 好,成为“两不管”党员。3、 活动难开展。由于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流动 时间较长,即使节假日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很少参加或不 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多数党员不主动与从业地党组织联系, 没有及时参加从业地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加之从业地党组织 对流入的党员难以摸清底子或管理不够严格,导致流动党员极少能过正常的组织生活

 4、党员作用难发挥。一方面流动党员缺乏发挥自身作 用的主动性。一些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的流动党员, 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重经济收入轻思想改造,再 加上组织的教育管理不能及时跟进,致使其放松了对自己的 要求,起不到党员应有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党组织缺少激 发流动党员潜能的办法和措施,没有主动为流动党员施展才 能营造环境、构筑平台,致使流动党员的优势和作用得不到 充分发挥。三、流动党员管理难的成因分析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之所以产生以上问题,究其原因 主要是流动党员自身认识不深、 党性淡化,党组织管理不力、覆盖面不够宽,用工企业对党建工作不支持、 不配合造成的。

 1、 流动党员党性观念不强。流动党员普遍存在党性观 念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的现象,部分流动党员在外出时不 愿向党组织报告,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怕受约束,把自己 置于党组织之外,加之流动党员工作变化频繁,在外出期间 整日为生计奔波,忽视了对自身的思想教育,在客观造成了 对党组织的疏远。2、 党员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乏力。

 部分党组织没有严格执行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在党员外出时 不闻不问,外出后又不与之联系,对长期游离于党组织外的 党员也不加以帮助教育,致使这部分流动党员学习活动和思 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党员流入地的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 不重视,党组织覆盖面不够宽,存在怕麻烦的思想,认为这 部分党员流动性大不好管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工作缺乏 主动性、积极性,不愿接纳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对流入党员 不教育、不管理,使得这部分流动党员无法开展正常的组织 生活3、用工企业对党建工作不重视。大部分用工企业业主 和企业老板大都不是共产党员,没有受过党组织的系统培养 和教育,因而对党组织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知之甚少,大 都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态度冷漠,认同度较低,有的甚 至还存有“戒心”,从而造成了部分流动党员不愿意亮明党 员身份,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使不少的流动党员的教育管 理存在于真空中。四、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流动党员的管理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 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 用出发,按照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创 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 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切实做到坚持“三项原 则”即:一是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 组织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 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二是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

 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在尊重流 动党员意愿的前提下,采取社区管理、单位管理、行业管理 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 盖到哪里。三是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各党组 织服务流动党员的责任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 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 感。具体来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宣传,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的现实意义

 大量党员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党 员务工经商,走南闯北,经风雨见世面,能促进他们解放思 想,更新观念,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提高 致富本领,增长党员才干,有利于带动整个党员队伍自身素 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培养和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有利于增 强党组织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各级党组织要站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高度,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 局出发,破除人才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狭隘思 想,摒弃对流动党员的各种偏见,提高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自觉地承担起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 教育管理的神圣职责,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纳入党建工作的 重要日程,常抓不懈,抓出实效。要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加强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树立流动党员也是 党的宝贵财富的理念,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加强党的 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好他们在外务工或回家劳动的作用, 都对加强党的建设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转变方式,改进方法,建立符合流动党员特点的动态管 理机制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 人,以制度规范约束流动党员的行为, 主要应建立五项制度,一是建立流动党员外出申报登记制度。流动党员外出前要主 动向党支部申报,填写《外出流动党员申报登记卡》。党支 部要建立《外出流动党员登记簿》,详细记录其基本情况、 流动原因、流动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等情况,实行定 期登记和动态登记相结合,确保资料准确无误。二是建立《流 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对象主要 是指党的组织关系与行政关系或户籍相分离的党员。《流动 党员活动证》是流动党员在流动期间证明其中国共产党党员 身份的重要证件。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流入 地党组织的组织活动、缴纳党费。流入地党组织凭《流动党 员活动证》接收流动党员参加党的组织活动并收取党费。流 动党员因外出务工、经商、居住等原因,暂时无法转移正式 党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正式党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应及时 为流动党员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三是建立流动党员流 入登记管理制度。各地在办理外来人员登记管理手续时,及 时记录流动人员的“政治面貌”情况,并在征求流入党员意 见的基础上,将流入党员及时安排接纳到便于管理的党组 织。各党组织对申请参加组织活动的流入党员必须无条件地 接收,组织流入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 活动,按时收取流入党员的党费。四是建立党组织联系和关 爱流动党员工作制度。建立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分工联系 流动党员制度。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要负责对流动党员进 行每季度一次的联系走访工作。党支部要在流动党员中坚持 开展党员“政治生日”谈话工作。党支部要定期、不定期了 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意见建议等,并及时向 流动党员通报支部工作情况、寄送学习教育资料、为流动党 员排忧解难。各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对流动党员的关爱工作, 要把流动党员关爱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关爱党员工作计划,真 心关爱、真情帮扶流动党员中的困难群体。五是建立流动党 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党建目 标考核体系,坚决杜绝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上的 “组织缺位” 现象。各党组织要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建立书记是第一责 任人的工作制度,从组织领导上坚决防止流动党员“流失” 各党组织要探索对流动党员进行年度党员目标管理的有效 办法,坚决防止流动党员中党员作用发挥“缺失”现象。创新载体,强化教育,搭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平台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一定要从实 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努力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 路子、新办法,使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 生活,履行党员义务,享有党员权利,接受党组织的教育、 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组建流动党支部或党小组。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 流入地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的一种有效办法。因此,对流出党员较多、流出地相对集中、 具备《党章》规定的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流出地党组织应该 及时指导流出党员建立流动党支部或开设 “流动党员之家”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隶属于原所在地党组织领导, 并协助原所在地党组织教育管理流动党员。由于外出党员远 离属地,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不能及时有效地接受原所在党 组织直接的指导和督促,所以各原所在党组织要特别注意选 配好党组织负责人,尤其应把思想素质好、自律意识强、热 心帮助他人和有一定文化水平作为选配的主要标准。二是建立网上党支部。对流出党员较少、流出地相对分 散、不具备《党章》规定的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流出地党组 织应该督促流出党员及时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积极参 加流入地党组织开展的活动。同时,可以借助现代信息化手 段加强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交流互动,在互联网上建立党支 部,开设“流动党员管理之窗”,公布和宣传中央、省、市 有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相关政策、制度和信息;设 立流动党员电子信箱,充分听取流动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为 流动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 等现代传媒技术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电化教育活 动室、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 党员学习网站等电化教育阵地,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视频系统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 训,过好网上组织生活,适时了解原所属地党组织开展的各 项活动情况;还可以利用网上系统实现与党组织负责人、亲 人之间的在线交流,为流动党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 不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 管理、服务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三是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热线电话。对流出地比较分散的 党员,以及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不能够熟练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的一些流动党员,可以在各级组织部门设立流动党 员服务热线电话,为流动党员落实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 提供咨询服务,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和管理。设立的 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热线电话,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便流 动党员查询。四是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为流动党员提供及时到位 的服务。各级党组织要负责本地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 务工作的政策指导、监督巡查等。要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 负责本地区流动党员和党组织的联系服务、党组织组建指导 及日常协调管理工作。要创新管理模式,建立服务、关爱流 动党员工作机制,要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之中加 强教育管理,让流动党员感受到“离乡不离党,组织在身旁” 的氛围,始终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自觉履行职责。总之,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的伟大工程,各级党的组织部门要善于打破地域界 限,善于开拓创新,不断发现、总结推广一批不同类型、各 具特色、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导向和辐 射作用,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