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 [从老相片看西沙]

  西沙群岛经过多年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过去的西沙是怎样的呢?笔者搜集到几十张西沙老相片,挑选部份让读者了解原汁原味的西沙。   一、永兴岛的老屋。我国渔民早在西沙创业与生活,在永兴岛,甘泉岛上建有房子,西沙一些岛屿至今有一些渔民用珊瑚石建成的老居,一些海南渔民年纪大后,仍住在那里度晚年。
  二、扛鸟粪上船。西沙群岛由于鸟多,因而鸟粪也多,共有近百万吨,较多的在永兴岛和东岛。1955年,海南区行署在永兴岛成立了西沙鸟肥公司,开采出的鸟粪由人工扛上小船,然后装上大驳船,运回海南。
  三、西沙抗风桐。西沙岛上的树木,多椰子树、枇杷树、抗风桐和水莞林。抗风桐耐旱、抗风、易长,在永兴岛、东岛狂长,成了树林,成片覆盖,对海岛及海岸起了“绿色长城”的作用。永兴岛上的这棵抗风桐,被渔民称为神树,现已不存在。
  四、海龟爬上沙滩。成群结队的海龟,从印度洋游到西沙,夜间,雄龟和雌龟双双游上永兴、珊瑚、甘泉等海岛,雌龟在沙滩上挖坑下蛋。抓海龟、拾龟蛋,足渔民到西沙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过去大肆捕杀,现在西沙的海龟少了,难于看再到。
  五、勘测渔区。解放后,我国政府多次对西沙、南沙的渔区进行勘测。较大的一次是在越南战争结束后,政府从琼海市潭门租了七八艘渔船,历时两个多月,对西沙、南沙的渔业资源进行勘察,较全面地了解了南海的渔业资源。
  六、第一批女职工。开始,西沙鸟肥公司职工都是男的,不少人不安心工作,公司在1957年从海南的文昌、琼海、万宁等县,招收了一批女工。女工上岛后,不少喜结良缘。杜永天和陈惠华是西沙的第一对夫妇,他们生的j个男孩,分别起名西沙、南沙、中沙,为西沙第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七、民兵训练。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西沙成立了基本民兵连。在东岛有一个基本民兵排,配有机关枪、自动步枪和电台。民兵除了打鱼和战备,还看护岛上的吗和野牛。西沙民兵在西沙对越反击作战中荣立战功,涌现出了吴先锋等民兵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