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腺瘤 腺癌形成_C-MYC在结直肠腺瘤及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C-MYC在结直肠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vision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MYC在40例的结直肠腺瘤、4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及15例的非肿瘤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二者在非肿瘤结直肠粘膜组织、结直肠腺瘤与腺癌中表达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 4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和4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MYC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30/40)和40%(16/40),均显著高于在非肿瘤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50%为3分。以上2项相加:0~1分为阴性;2~3分为弱阳性;4~5分为中度阳性; >5分为强阳性[2]。C-MYC在细胞胞膜或胞质内出现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为染色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HIF-1a与C-MYC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C-MYC在非肿瘤组织、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C-MYC的阳性部位定位于细胞的胞膜与胞质(见附图1,2,3),4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和4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MYC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30/40)和40%(16/40),均显著高于在非肿瘤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