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后勤领导层应增强大局意识、突出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政策研究的重要性,提高政策敏锐度,将政策精神实质研究透、领悟清,精准施策、靶向破题,制定出符合政策要求、符合实际情况的执行方案,确保落实党中央重大政策、决策部署不做选择、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高校后勤服务范围涉及学生食堂、公寓、物业、水电、维修、医疗等各个方面,管理难度较大,也是上级主管部门审计、内部审计关注的重点和问题“重灾区”。本文基于高校后勤审计实务经验,从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执行两个维度分析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
(一)违反学生食堂公益性政策“零租赁”规定
根据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教发[xx]7号),高校学生食堂要明确体现公益性的投入责任和优惠政策,对服务实体实行“零租赁”,免收管理费,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从学生食堂盈利。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高校仍然还是以收取租金、管理费等形式引入餐饮企业经营食堂,究其原因在于对学生食堂公益性政策理解不到位不及时,收取的租金、管理费等用于维持食堂持续运营,在一定时期内虽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样的引入方式给予了餐饮企业较大的经营自主权,趋利本性使其缺乏公益性、责任感,无法始终把学生利益摆在首位。
(二)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电网和转供电环节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价格〔xx〕787号),要全面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行为,纠正转供电主体的违规加价、不执行国家电价政策的行为。高校将校内的门面房出租给经营户,在转供电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电路损耗等原因提高经营户的用电价格,而经营户则会将电价、房租成本转嫁到学生头上。长期来看,是学校的不合理加价行为间接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
(一)预决算管理方面
一是预算编制不全面、不精细。如高校后勤维修项目较多,新生宿舍维修出新工程基本是每年的固定维修专项,但往往只有一个总预算,无各校区、各宿舍楼分预算,导致预算执行数与预算数差异较大;二是预算执行和调整不规范。存在人为调控预算执行、无预算、超预算开支或者预算执行进度严重滞后等情形。
(二)收入管理方面
一是收入相关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如水电收费不相容岗位未实现职责分离。收款、开票、交款由水电收费员一人负责,且对于交款时限、额度等没有明确制度规定,使其游离于制度制约和监督之外,廉政风险较大;二是公款私存。高校后勤基层员工如水电收费员、公寓中心宿管员、医疗中心收费员等一般是非编人员,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但他们收取的校内外经营户水电费、学生宿舍水电费、学生医疗费等多数以现金形式存放,无法做到及时上交学校财务,存在较高的资金安全风险;三是部分自筹收入未作为学校非税收入上缴国家财政部门。如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公寓引入自助洗衣机、洗鞋机等生活设施供学生使用,并向设施供应商收取管理费或资源占用费。这部分收入不同于常规的经营性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容易被忽视,导致未作为学校非税收入上缴国家财政部门。
(三)支出管理方面
一是货币资金支付方式及流程不完善。劳务酬金支出业务,如专家咨询费、公寓员工寒暑假值班劳务费的发放,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给报销业务经办人,未直接支付至提供劳务者本人,存在舞弊风险;二是费用支出手续不规范,报销附件不完整。实务中比较典型的是食堂在支付蔬菜、糕点辅材等款项时仅以自制原始凭证和支付宝转账记录或银行支付凭证回单作为附件,没有合法票据,难以充分证明支出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合理性;三是在校属企业违规列支事业支出。虽然高校校属企业体制改革一直在进行中,但仍有很多高校后勤还在实际经营着校属企业,存在在校属企业违规列支业务接待费、职工年终绩效支出等现象。稍有不慎,校属企业便可能成为“腐败洼地”。
(四)采购管理方面
一是服务性项目引入外部运营商不规范。高校的服务性项目如电动车自助充电桩、直饮水设备等大多通过引入外部运营方来投资、运营,但引入时往往会存在限制和排除市场竞争现象,体现在不进行公开招标,通过集体决策、会议纪要等形式将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转变为谈判、兄弟院校推荐等方式;二是食堂大宗食品未按规定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很多高校食堂米、面、油等大宗食品的采购是由后勤部门通过比价等方式确定供应商,对外承包的食堂窗口则由承包方自行选择供应商,后勤部门对承包方原材料采购缺乏有效控制,相关食品原材料无法溯源;三是招标文件设置倾向性条款,明招暗定。如设置与业务需求无关的企业规模门槛,设定明显超出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的业绩条件等,导致招标明显缺乏竞争性。
(五)合同管理方面
一是合同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不明确,也未建立合同管理台账,后勤部门的合同散落在各业务中心,导致合同档案归档不及时、材料不齐全等问题;二是合同签订不规范。未按规定的程序审签合同,未经授权使用后勤下属各业务中心印章对外签订合同,为规避招投标、校长签字审批程序拆分合同(尤其是维修工程类合同),合同要素签订不完整、合同倒签等;三是合同执行监督不到位。未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如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收取管理费、资源占用费等收入,导致收入延迟入账;食堂原材料、物业绿化保洁材料等的采买未按照合同约定收取履约保证金,导致供应商以次充好。
(六)资产管理方面
一是经营性资产出租出借不规范。后勤部门将部分房产资源对外出租,未按规定程序报批,自主协商定价、签订协议、收取租金,租金价格确定无依据、不公允;二是存货管理不到位。如工程物资、水电维修材料以领代支、账实不符,财务上已领用出库但实际并未使用完,其中不乏价值较高的电线电缆,但对这部分“已出库”材料缺乏管控措施,存在材料丢失、毁损风险;又如医疗中心药品管理未建立规范的收发存台账,导致入账不及时、账实不符;三是生物资产管理缺位。高校生物资产的管理通常会被忽视,未建立明确的生物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名贵树木、特种植物等生物资产未登记或登记不齐全。
(七)建设项目管理
一是工程项目立项准备不充分。存在未立项便开工或先开工后立项的情况,导致无预算施工或预算数与实际执行差异数较大。二是项目过程管理不到位。工程造价控制不严,变更签证及现场计量单审核不到位,维修改造项目竣工结算送审不及时,验收滞后;三是甲供材管理不规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关于甲供材的登记、领用和退回无书面手续、未形成完整记录,耗用数量或价款的结算缺乏监督,易造成资产流失。
三、从“三个下功夫”入手,构建高质量教育后勤保障体系
(一)在“研习重大政策”上下功夫,精准把握政策要求,有力有效落实政策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高校后勤领导层应增强大局意识、突出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政策研究的重要性,提高政策敏锐度,将政策精神实质研究透、领悟清,精准施策、靶向破题,制定出符合政策要求、符合实际情况的执行方案,确保落实党中央重大政策、决策部署不做选择、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如针对学生食堂公益性政策“零租赁”要求,后勤应研究主要矛盾,紧紧围绕“如何确保不收管理费后,学生能从中受益”做准做实做细。一是要聚焦公益性,改变餐饮企业引进方式以强化其公益性属性,提升服务质量。将“收取管理费”改为“购买劳务服务”,餐饮企业由“所有者”变为“打工者”,身份的转变有利于强化其公益性属性,提高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扭住成本控制“牛鼻子”,改革经营管理模式以降低原材料成本、运营成本,提高管理质效。统一伙食物资采验、伙食成本核算,设置原材料、水电气成本等限额比例,超出部分从劳务费中扣除。为获取更多劳务费,企业会主动节约水电气等成本,在限额内多用、用实原材料,保证伙食质价相符,吸引更多学生购买。这一方式能有效避免企业为谋取高利润偷工减料的现象,捍卫学生舌尖上的权益,确保学生食堂公益性政策落地见效。
(二)在“建立健全内控”上下功夫,优化改进业务流程,规范提升管理体系
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高校后勤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梳理完善业务流程,制定作业流程指导书,尤其要把好重点岗位关,将权力、腐败约束在制度的牢笼之中,不断强化后勤管理监督体系,有效促进后勤管理效能的提升。如针对收入相关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公款私存等问题,一方面,在实际可操作的情况下,设置校园一卡通聚合支付,各类收入直接支付至学校财务处账户上,从源头上避免收费员接触到货币资金。同时,加强群众监督,建立举报激励机制,一旦发现收费员违规收取现金,举报即可获得一定的现金奖励;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小额、经常性收费无法实现一卡通聚合支付的情形,应从健全制度入手,设置收款、开票与交款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并对交款时限、额度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建立复核监督机制,在关键管理岗位上安排编内人员,由编内的主管或业务中心负责人定期对收费、开票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避潜在的资金安全风险。又如针对服务性项目引入外部运营商不规范问题,高校后勤部门可以通过制定高校后勤服务项目外包管理办法,合理确定服务项目的承包规则、引入机制和资金的使用范围等,确保服务规范、有效、可持续。同时,后勤应加强对校内直饮水等服务性项目支付平台或APP的建设,推进服务性项目的智能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保障学校和学生利益。
(三)在“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持续推进治理现代化
没有信息化,何谈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建设的重点工程,而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是教育信息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后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为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奠定坚实的支撑保障基础。一方面,牢固树立“让信息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的理念,将后勤OA管理系统与学校OA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后勤工作流程与学校接轨,方便教职工及时跟进工作进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后勤作为一个规模不小的企业化运作集团,应当建立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集合同、采购、财务、建设项目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将内部控制相关的业务流程、访问审批权限等嵌入管理平台,能够显著减少人为干预因素,有效防范各种经济风险。上述提到的关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来避免或减少。如关于经营性资产出租出借不规范问题,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嵌入合同管理模块,设置合同录入、审批、过程管理等环节,经系统审批的合同才会生效。这样一来,便可避免房产资源等对外出租时未按规定程序报批、自主协商定价、签订协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