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会传染吗_一起乙型流行性感冒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学校等集体单位爆发流行。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而胃肠道症状在文献报道的流感爆发疫情中发生率一般相对较低[1]。2007年12月25日宁波市江北区某小学出现了一批集体发热患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一起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
  对流感发病学校的病例,由专业人员按照流感及疑似流感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每天对新发病例进行检查、诊断和登记。�
  1.2 检测方法 �
  
  采样5例患者含漱液,采用“甲型流感、乙型流感荧光RT-PCR实验方法”检测流感病毒。�
  1.3 诊断标准 �
  依据《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1994-1995)。��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 �
  2007年12月17日发生首例患者,2008年1月16日发生最后2例患者, 整个疫情持续31 d,12月25日发
  病17例,26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后,发病人数逐渐减少,并于2008年1月17日无新发病例,疫情得到控制(图1)。
  
  2.2 人群分布 �
  该学校有6个年级37个教学班,学生1 775人,其中男生925人,女生850人,教职工共100人。总发病153例,罹患率为8.16%,教职员工无发病。153例病例中,男生76例,罹患率8.22%,女生77例,罹患率9.06%。疫情波及26个班级,除五年级外均有发病,病例主要分布在一年级的4、5、7、8;二年级的3、4班和四年级的3班,7个班级合计发病72例,占总发病人数的47.06%。低年级(一、二、三年级)学生罹患率高于高年级(四、五、六年级)学生(表1)。�
  2.3 临床表现 �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咽痛、流涕、咳嗽,体温最低37.5℃,最高39.8℃,平均38.4℃。3~4 d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出现四肢酸痛、腹泻等症状,无肺炎等重症病例。
  2.4 实验室检查 �
  12月25日现场采集典型患者的含漱液5份,由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甲型流感、乙型流感荧光RT-PCR检测”,结果3份为乙型流感病毒阳性。�
  2.5 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
  153例病例2007年均未接种过流感疫苗,随机抽查5个班级未患病学生50人,亦无人接种流感疫苗。�
  2.6 疫情处理 �
  12月25日区疾控中心接到学校疫情报告后,立即派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积极争取区教育局的重视,为这次迅速控制疫情提供有力保证。疫情处理主要措施为:① 及时采样,明确诊断,迅速查明原因,为进一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控制措施提供了有力的证据。② 根据疫情的特点,学校每日进行晨检,对体温超过38℃、流涕、咽痛等症状的学生,进行隔离、治疗,痊愈的学生必须持有医院防保科开出的《康复证明书》才能恢复上课。③ 在控制传染源的同时,加强学校内外环境清洁,教室开窗通风,并用含氯消毒剂进行空气、地面等消毒。④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报纸等健康教育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⑤ 加强流感疫苗的应急接种,对易感人群接种乙型流感疫苗492人份。⑥ 学校停止一切聚集性的集体活动。��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本疫情为一起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爆发疫情。�
   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疫情爆发。本次疫情的发生主要是此段时间气温变化较大,白昼温差悬殊,学校教室窗户多数时间处于关闭状态,教室空气流通较差,部分早期发病病例因怕脱课,症状轻时隐瞒病情,继续来校上课,未及时隔离治疗,引起本次的疫情爆发。有统计表明,全国每年流感爆发疫情中,有92%的爆发起数发生在学校,且多数由于未及时发现、处理、报告,贻误疫情控制时机,最终形成爆发[2]。及时报告疫情是有效控制疫情的一个关键环节。学校有关部门应提高对传染病的报告及防治意识,严格落实晨检工作,通过考勤和晨检动态观察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情况。学校应重视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制定和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管理办法,同时加强学校卫生老师的业务知识培训,使之成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第一侦察兵。同时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加强学生等重点人群流感样病例监测,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信息联络报告制度,一旦发现有聚集性流感样病例,必须及时报告。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家长和学生对接种疫苗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对学生接种疫苗提高学生群体免疫水平,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此外,学校卫生工作仅靠卫生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教育等部门的重视与积极合作。��
  
  4 参考文献�
  [1]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37-453.�
  [2]张静,杨维中,郭元吉,等.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6):461-465.�
  (收稿日期:200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