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之首湖笔_文房四宝湖笔

  |编者按|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2005年,“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非遗”的深入宣传,人们越来越重视它的生存发展状况,而它也成为很多摄影人热衷拍摄的题材之一。如何表达、表现这一历史悠久、主题深刻、内容浩瀚,且富有一定社会意义的题材呢?不少摄影者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位来自湖笔之乡的摄影师邱建申,扎根家乡,用影像宣传家乡的文化,而且对这一题材矢志不渝,在真实表达湖笔的制作工艺和发展现状外,特别注重对摄影本体语言的锤炼。记得一位高级图片编辑说过:纪录不等于纪实,留存于世的纪实摄影作品,一定是具有艺术性的。在邱先生的作品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印记。
  
  『湖笔的故事』
  文房四宝,湖笔为要。湖笔可以说是最具独特品质的笔类制品,千百年来,它以精致的材料品质和尽善尽美的制作工艺为世人称誉。湖笔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制笔之祖――先秦时期的蒙恬将军。
  湖笔工艺操作纯系手工,大小工序达120余道,主要工序由技工专司。其制作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三义”(精、纯、美)和“四德”(尖、齐、圆、健),前者是指制作品质,后者是指书写效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湖笔一直坚持着“心、被、柱、副”这种古老的传统技法操作。这样制作一支笔的工序就相当繁复,制作工艺的要求也相当高,这也成了湖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那些早已覆盖着历史烟尘的遗迹,以及那些过去的或没过去的神话或传说,感动我的,是两鬓斑白的湖笔老艺人,是年轻秀美的湖笔女匠工。匠人的工作是最不具有个人色彩的,他们的力量来自于传统,来自于他们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历代匠人的智慧。他们是活的文化和传统。
  
  『拍摄过程』
  我拍摄的内容来自于湖笔制作作坊,为了追求现场真实感,我通常会把感光度调到ISO400,拍摄尽量不补光,拍摄时从不让他们停顿流程。尤其是拍摄制作技艺时,特意在晴朗的冬日赶到现场,借投入窗内的阳光记录了这一个个快而娴熟的工艺瞬间。我拍摄时,也特别注意表现手法的变化,让画面富于变化。另外由于毛笔是细小的物件,细节的捕捉和刻画,也是我着重表现的内容之一。拍摄湖笔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现在还在摸索中,希望用我的镜头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留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