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三棒鼓音乐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摘要:三棒鼓,一种技艺性的歌舞、曲艺。盛行于湖北、湖南等省。①在湖南省内则主要流行于宁乡、会同、安江、风凰、吉首、龙山、大庸、常德、桃源、沅陵、花垣、永顺、遭县、南县、津市、安乡、石门等县。②本文主要对对采集到的式陵山片区湘北三棒鼓③的活态保护与传承情况予以客观呈现。

关键词:式陵山;三棒鼓;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6;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7-0095-02

一、湘北三棒鼓的分布概况

安乡隶属常德,位于洞庭湖西北部,处于湘鄂两省、四市、八县的交界处,是长江州三口”泄洪与澧水注入洞庭湖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安乡多水患,特殊的水灾环境造就了湘北三棒鼓艺术的兴起与流传。2012年3月,湘北三棒鼓被列入为湖南省常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

安乡县下属共19个乡镇,湘北三棒鼓流传区域主要在安生乡、安全乡、官垱镇、三岔河镇、大鲸港镇、深柳镇、安德乡、安障乡。如图1所示②:

二、湘北三棒鼓的活态传承情况④

(一)深入普查,完善湘北三棒鼓的收集、挖掘、整理工作

2011年,安乡县政府组织相关专家对湘北三棒鼓的主要流传区域再次进行了重点普查,制定了相关的抢救保护计划和工作规划,进行了专门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1)绘制安乡湘北三棒鼓流传区域分布图;

(2)撰写项目传承人调查报告;

(3)拍摄照片、录制音响及影像资料、收集实物标本;

(4)编辑完成湘北三棒鼓的资料册,建立了较完备的档案资料库。

其具体传承谱系⑤现分别存留于常德市文化馆与安乡县文化馆,具体情况如下表1:

现今,活跃于各乡之间并积极参与传承活动的主要是第四代传承人梁丙高、许明舫、张冬生、余新梁等人。

(二)大力宣传,建构良好的活态保护与传承的人文环境

在长期工作中,安乡文化馆非遗项目负责人全峻馆长指出:非遗项目活态传承的良性发展需要培植适应其发展的人文环境,其中民众的认同感为关键所在。在县委与政府的支持、全峻馆长及其团队成员的其多方努力下,开展了一系列传承宣传活动:

(1)借助非遗传承人申报的机会,在街头、茶馆、红白喜事场所布置了一系列露天表演,摄制了传承人的演出活动,留下湘北三棒鼓此刻、当下的活态记录,

(2)借助地方创文建设、大力推进非遗元素向全社会的“渗透”。在生态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利用湘北三棒鼓的艺术表演形式、紧密结合百姓生活、进行地方文化宣传。

这些活动唤起老一辈人对湘北三棒鼓的回忆、同时也面向大众展示了湘北三棒鼓的魅力,让民众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认知地方文化的内容与价值,为其获得地方文化的“自信”与“自觉”,为湘北三棒鼓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建构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扶持鼓励,建立湘北三棒鼓传承人传习基地

为了改变目前三棒鼓艺人后继乏人的现状,政府采取了发掘、培育、扶持等有力措施,为传承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艺人带徒授艺,从2011年开始,对湘北三棒鼓开始进行传承培训,从2015年开始,安乡文化馆设立长期工作班子,建立传承教习基地,培训三棒鼓传承人,以确保传承基地梯次传承人。

三、湘北三棒鼓的活态保护措施⑥

(一)建立传承保护机制、制定科学工作计划,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为了确保非遗工作的顺利进行,安乡县成立了由副县长、文广新局局长为主体的安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I并给予了一定经费的支持,列入县财政预算,文化业务部门组成了8人专门工作斑子,建立了由领导、群众、专家及传承人相结合的传承保护机制,对湘北三棒鼓进行了专门的收集整理,并制定了五年计划,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组建传承保护队伍,建立傳承保护示范基地,形成传承保护网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一批素质高、业务精、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浓厚感情和热情的专业队伍,在全峻老师的努力下,安乡县文化馆聘请了专家对县乡两级的非遗保护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经过几年的实践打磨,如今,安乡县培养了一支较合格非遗保护专业队伍,各乡镇设立了联络网点,建立了示范基地,形成非遗保护网络,确保工作的有效衔接,做到有信息来源、有具休操作、有问责对象,传承与保护工作处于良好运转之中。

(三)落实传承保护经费,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需要专项工作经费支持,2006年-2016年间,县财政、县文广新局及各乡镇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资金平均每年10万元,主要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宣传、抢救、保护、传承,扶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活动的开展以及解决必要的设备和器材。

四、结语

“活态传承”、“共享性”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原则⑦,湘北三棒鼓是一项共享性较强的非遗项目,如何更好地培植民众与其的情感链接,激发地方性主体自觉的保护意识是活态保护与传承工作持续探索与研究的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式陵山片区三棒鼓音乐进入高校音乐教育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JK015CTW010。

注释:

①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06):328,

②中国音乐研究所.湖南音乐普查报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02):276.

③2012年湘北三棒鼓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书。湘北三棒鼓是安乡县境内至今流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曲艺形式。20t2年3月湘北三棒鼓被确定为湖南省常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

④传承情况相关资料来源于《湘北三棒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书及安乡文化馆馆长全峻先生的年度工作总结:《安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

⑤2012年湘北三棒鼓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书.

⑥保护措施相关资料来源于《湘北三棒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书及安乡文化馆馆长全峻先生的年度工作总结:《安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

⑦2019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协会会长叶涛先生在齐鲁大讲坛中钊可妈拿‘非遗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的专题讲座。文中指出:活态传承、共享性、以人为本、社区参与、整体性保护、群体传承、政府主导等等为非遗项保护的基本原则,活态传承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共享性是重要原则之一.

参考文献:

[1]曹本治.大音·第四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05).

[2]许晓欢.湖南常德三棒鼓音乐的调查研究[J].中国音乐,2013(03).

[3]瞿滢.非遗传承中的族群文化自觉历程[J].吉首大学学报,2018(12).

[4]向婷.跨族群语境下土家族三棒鼓音乐文化身份认同与变迁[J].贵州大学学报,2018(05).

作者简介:许晓欢(1978-),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