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设计”和“攀比”的中国家长

蓝龙

我来自以色列,在深圳创立了一家从事教育的初创企业。在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中国孩子和家长。我的感觉是,中国家长像犹太父母一样,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
但跟犹太父母不同的是,中国家长更加热衷于为孩子“设计”一条他们理想中的未来人生道路,比如去美国留学、学习商业或金融,等等。

而且,他们喜歡把自己的孩子拿来跟亲戚朋友的孩子“攀比”,竭尽全力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似乎很少有家长问我们:我的孩子有什么独特天分?他(她)喜欢什么?最适合从事什么样的事业?

这让我有些担忧。请让我先说说自己人生选择的故事。

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当我第一次跟父亲提出我想学习营销时,父亲并没有反对,也没有逼迫我去学习一门更加“受人尊敬”的专业,比如经济、法律或者金融。当我独自一人来到陌生的中国创业,他也没有反对或者要求我去找个更“稳定”的工作。这些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也一直心怀感激。

后来我有机会跟父亲促膝长谈时,他告诉我,实际上他很高兴我没有像他一样成为医生,因为“你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特别之处”。

“我从小培养你,是希望能够传授给你一些源自生活的智慧和经验,最后让你学会自己作决定——判断什么是你想要的,什么是你所适合的,而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像我或者像其他人一样的人。”父亲说。

这是犹太人的教育方式。2000年前的犹太智慧古书《塔木德》说:“通过孩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也就是说,不要通过对比来定位自己的孩子,不要只用分数或成绩衡量孩子,真正的教育挑战应该是如何帮助孩子寻找和发展自己的独特性。

换言之,每一个孩子生来“原创”,不要让他们变成别人的复制品。

更重要的是,犹太教育将成功视为幸福的自然产物——一旦拥有幸福的生活,你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一旦从事热爱的事业,物质奖赏会不请自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作为父母,你最在乎的是什么——是孩子的内心幸福,还是你的“面子”?是要孩子成为一个开朗风趣的咖啡师,还是一个消极无趣的跨国公司经理?

一个孩子被创造出来,其价值在于从事那些有意义、能够帮助世界的事业,而不是“看上去成功”。爱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他们发挥天赋、追求所爱。相信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中国家庭,也一定会拥有越来越宽容和开放的教育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