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东西【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年初发表的《国情咨文》里提到:“从第一条跨州铁路的诞生,到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成,我们的国家向来走在世界前列。我们没有理由让欧洲和中国拥有最快的铁路。”中国的一个产业出现在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里,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是什么让中国高铁行业成为世界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中国应用了世界高速铁路人类文明的成果,同时在这个程度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和创新。就是这种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的高铁发展模式,迅速提升了中国铁路装备水平,大大提高了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声望,并进而获得有力的话语权。
  
  借力创新
  
  2004年4月,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关问题,明确提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基本方针,确定了引进少量原装、国内散件组装和国内生产的项目运作模式。
  面对这一宏伟的发展战略,在铁道部组织下,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的8个新造主机或配件研制企业进入技术引进序列。他们在原始创新中坚持继承与突破并举;在集成创新中坚持集纳和突破各方优势;在技术引进中坚持引进核心技术、实现本土化生产、降低引进成本、使用中国品牌这“四位一体”的原则,挑起了中国铁路运输装备业技术引进工作的大梁,走出了一条有中国铁路装备行业特色的不断创新、不断赶超的发展路径。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从车辆到线路,再到通信信号技术,一边引进消化吸收一边自主创新,他们开始了中国高铁装备技术的破冰之旅。
  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掌握了动车组列车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电机、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控制、列车网络控制和制动系统等9大关键技术及10项主要配套技术,构建起了动车组系列产品技术平台。
  2006年9月28日,时速200公里国产CRH2型“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在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下线。2007年4月6日,时速250公里国产CRH5型“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在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整列编组下线。2007年11月24日,时速300公里国产CRH2-300型“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在中国南车青岛四方公司下线。
  中国高铁有后发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集成上。对各国高铁技术的博采众长,让中国高铁企业具备了极强的系统集成、适应修改、综合解决并完成本土化创新的能力,并最终形成自主技术标准。中国的优势,不是单一方面的造车等优势,而是系统集成的优势。
  目前,中国动车组已取得累计900多件高速铁路相关专利授权。把世界上三大原创国家――日本、德国、法国的达到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铁技术中最优秀的部分全部吸收进来,把最优秀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构建出来的高铁技术体系更加安全可靠。
  
  华丽转身
  
  2008年4月,中国北车唐车公司,成功下线中国国产时速350公里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也使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的国家之一。6月24日,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津城际铁路上跑出了时速394.3公里的“中国铁路第一速”。
  就像20世纪70年代各国政要造访日本必游新干线一样,自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几十个国家的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等数百批次的人员来华乘坐了“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中国的高铁速度代表了目前世界的高铁速度。
  曾经落后世界半个世纪的中国高铁,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道路上,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气魄和科学的胆略,实现了惊人的一跳:三年磨砺,就掌握了时速200公里的技术;两年攻关,又从时速200公里的平台登上了时速350公里的平台。中国只用短短5年时间就走完西方发达国家要用40年才走完的高铁发展的历程,仿佛一夜之间就超越了世界,让世界震惊。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最高运营时速将比德国、法国的高速列车快60公里,比日本新干线快80公里,节能环保和综合舒适性也高人一筹。
  2010年5月27日,在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车制造基地一期工程竣工之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80公里的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列车首辆车在长春精彩下线。如果说,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让中国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那么,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的成功研制,已使中国登上世界高铁的制高点,成为世界的领跑者。
  几年来,对各国高铁技术的博采众长,让中国高铁企业具备了极强的系统集成、适应修改、综合解决并完成本土化创新的能力,并最终形成自主技术标准。这已向世人昭示:中国铁路装备实现了对自己创新历程既有成绩的历史性超越,完成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