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企恐成会计审查重点对象【中企在美借壳遭遇审查】

  众多中国企业的在美上市让它们有了更大的资本实力和发展空间,但是从IPO受到的热捧到借壳上市遭遇的调查,中国企业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中国企业的上市融资潮不仅体现在国内A股市场上,同时也出现在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市场。纽交所发布的“2010年中国公司美国IPO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公司赴美国IPO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创造了一个历史新高,全年共有34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主要的交易所首发上市,34家公司共计募集资金37.3亿美元,上市首日股价上涨数量占比68%,科技、媒体及通讯行业成为上市大热。
  而在中国企业红火上市的同时,近期,美国证监会(SEC)正对中国公司在美借壳上市的情况开展广泛调查,证监会怀疑在这些公司上市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会计违规和审计不严的情况。300余家借壳上市的中国企业,正在面临一场审计风暴。
  一边是热捧,一边是怀疑,形形色色的在美上市中国企业正在感受着冰火两重天。
  
  美国投资人的选择
  
  在IPO市场,中国企业从未感受过美国投资人如此高的热度。
  中国公司真正大规模的IPO是从2006年开始的,今年的这34家新科IPO公司,总共融资37.3亿美元。明阳风电以3.5亿美元成为今年中国IPO中融资金融最大的公司,优酷网以33.4亿美元的市值成为目前赴美IPO公司市值最大的一家。且优酷网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61%,创下2005年百度上市之后,全美国IPO市场5年以来的首日涨幅最高纪录。
  为什么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在2010年突然爆发?业内分析认为,2010年中期投资者信心明显开始恢复。同时美国政府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上流动性非常充裕,成为这一轮股票市场上涨的主要动力。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新兴市场增加投资成为这一轮投资需求的重点。由于中国经济目前状况相对比较健康,中国公司成为资金流入的主要对象。提高对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投资比例也成为很多国际性投资者的策略之一。
  
  IPO与借壳的选择题
  
  中国企业想在美国上市一般有两种方式:IPO和借壳。借壳上市亦称反向收购,是间接上市的一种途径。因为监管和时效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有不少公司都通过这种方式在美国上市,而美国也有很多机构专门在中国等国家从事这类中介业务。
  相对传统IPO等待时间长、审查程序复杂等“弱点”,通过借壳上市由于能够只花费较短的时间,并可以规避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给IPO融资市场带来的巨大波动及繁复的司法和审计程序,成为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首选。
  负责上市审计监管的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一位官员今年4月曾表示,借壳上市的公司几乎100%是中国企业。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是“有几百家并不奇怪”。借壳与IPO相比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发行新股,这又直接影响到SEC的监管严格程度。在美国借壳上市的中国公司涵盖了从生物科技到绿色能源等最流行的新兴产业,再加上中国的增长故事和低估值,看上去颇有吸引力。但它们又极其缺乏透明度,屡屡因信息披露和财务数据真实性问题而牵扯诉讼。
  
  借壳上市的隐忧
  
  现在,300余家借壳上市的中国企业,正在面临一场审计风暴。作为前奏,为这些企业提供上市服务的部分小型会计师行、律师事务所和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已经开始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
  一位美国投资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在美国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的中国企业80%-90%并不存在所谓的财务造假问题,但仍有8-10家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违规和财务造假。不少投资者表示,今后美国证监会很有可能加强对中国企业通过反向收购赴美上市的审查,甚至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关闭中国企业在美借壳上市的通路。
  目前,有三家中国企业承认正在接受美国证监会调查,分别是天一药业、福麒国际和绿诺国际。天一医药集团承认曾经发布关于公司业务的失实信息,福麒国际则已收到纳斯达克的摘牌通知,绿诺国际承认虚报公司业绩并预估其20%-40%的发货合同可能存在问题。由于担心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侵害,美国国会在2010年初已敦促美国证监会加紧展开调查。美国众议院金融机构委员会也可能在2011年举行有关中国企业审计问题的听证会。
  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的热捧,而另一边是企业的不规范运作对整个市场造成的破坏和对所有已经或希望借壳上市的中国企业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于所有渴望在海外资本市场谋求新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德勤中国上市业务组华北区主管合伙人林国恩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应尽力把业务做好,规模做得更大;其次是合规合法,做好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特别是第二点,关系到企业从上到下的文化。一个企业如果要做百年老店,一定要把这些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