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阿拉苍》的文本解析_风起苍岚

  摘要:《风雪阿拉苍》反应了甘南藏族地区60年代初期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和藏族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坚持集体主义道路、拥护党的领导、毛主席思想、不畏艰难困苦顽强拼搏等的精神面貌。文本通过平实稳妥的叙述,描写了富有藏族地方特色的风情、斗争环境。对时间上象征的得当把握、极力宣扬的精神都在自然的流淌中娓娓道来。
  关键词:文本叙述; 民俗风情; 生动语言; 象征; 精神; 透射
  
  一、文本叙述的背景
  文革期间及文革结束后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关于“战斗型”题材的文本占据了相当的数量。文本中对于战斗的展示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对于“战斗”一词的含义也是非单一化的。比如:有关于解放斗争的再现,有关于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打击反动残余势力、剿匪斗争的叙述,有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间接观照,有关于进行大跃进运动的描写,有关于组建人民公社集体运动的展示等等。尽管战斗形式千变万化,但其战斗的叙述模式和期待效应也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方面与当时大的社会环境氛围、社会语境和社会话语权有关,一方面也与作家彼时的经验世界、文化接受、心理等有关。无论是作为赞扬,或是宣泄个人社会彼时的苦闷恐惧和彷徨,抑或是激励,给予自己和全社会以信心,甚至或是为了疗治“十年文革”带来的断裂和心创,种种原因罢。关于“战斗”的文本叙述这样的一个文学现象,尤其是在当时的大气候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风雪阿拉苍》便是其中一例。
  《风雪阿拉苍》作者朱光亚,1975年初稿于银川,1977年6月修改于上海,1978年2月第一版,由山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风雪阿拉苍》初稿于1975年,正是作为文革这样一个历史事件接近尾声的时刻。文本大致内容是60年代初期一个以解放军为主体的工作组在进驻甘南阿拉苍草原参加地方整社工作过程中,在党的领导下,同广大藏族贫下中牧团结在一起,为捍卫人民公社与反动牧主、活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最后终于挖出了隐藏多年的阶级敌人。在斗争中巩固了集体经济,迎来了阿拉苍草原的欣荣景象。该文本的战斗形式是阶级斗争,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革命作为新生解放的手段和途径,战斗作为使人发泄痛苦、超越痛苦的方式,通过对理想完美战争的描述,于现世60年代的文化革命、阶级扩大化的革命截然相反的战斗影响进行对抗,唤回个体生命及全社会对过去的小心的宣泄、宣判、总结,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解脱。另一方面,同时应该看到大多数“战斗”形式的作品,战斗题材的文本,或由于极端倾向的书写、宣泄,或由于个人经验世界、世界观、价值观、心理承受的问题,或由于盲目的非冷静客观的激情展示,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主题单一、叙述单一,以及政治化倾向带来的公式化、概念化等现象。因而也一定程度使文本缺乏内在张力、底蕴不够的诸问题。
  二、文本的外在展示
  1.稳妥的文本叙述
  文本采用平滑直白和质朴的叙述方式来安排整个故事进程的工作,其节奏是不紧不慢,整个叙述基调是稳妥有力,既不过分的夸张和激情四射,使整个文本弥漫斗争的空气,又不是过于黯然、平静,紧张中有平稳,娓娓道来中又含带着战斗必要的肯定和信心。引见式叙述介绍于情节冲突相结合,舒缓有度,且节奏和对应的叙述鲜明。开头以一个引子简单叙述了57年前后阿拉苍的风貌、形势、战斗,接着直接描写事隔5年之后,民主改革结束,再到阿拉苍草原,一个个人物、事件在文本中 慢慢道来,穿插在每一个情节冲突之后。天葬场上的事件之后,通过夜访麦尕尔、重逢嘉嘉木错,我们了解到阿拉苍现在的问题和复杂环境。每个人物的上场都通过冲突后,别人之口,慢慢叙来,大有引见式的味道。如:通过麦尕尔、嘉木错分别叙述了卓玛草一家的苦难、旦巴的嘴脸,以及“分畜到户”的问题和恶劣影响。阴暗的角落里一节又专门交代了贡玛八大部落大头人“锁南仁钦”和牧主分子看召草的全部历史,尤其是看召草的凶狠歹毒、骄横和抓住一切机会策谋复辟的妄想。另外还了解到加鲁姆的悲惨遭遇。牛粪风波之后,迎来了阿拉苍的春天,万物复苏,也带来了关于旺藏加(卓玛草儿子)的好消息,同时又将活佛次知木推上场。对次知木的反动虚伪残忍本质作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另外还有仁青顿珠(生产队的牧马员)的哑巴经历,对达吉和桑盖这样的中间分子一一讲述。第三次的情节冲突是在冯副县长到阿拉苍吉昂生产队之后的社员大会上,同时也是麦尕尔第二次唱歌。之后是对革命战友的开导、贫下中牧的全体大会,借嘉木错、高鹏之口,讲述了伊旦吉、达吉一家的历史境遇。最后的冲突叙述是险闯黄风口和佛殿里的战斗。由于一切都已注定,叙述也接近尾声,革命胜利阶级敌人被彻底挖出来。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得到巩固,麦尕尔第三次唱歌。
  2.民俗风情的展示和生动幽默的语言
  风俗是一种历史的沉淀,是千百年来社会生活的沉淀。它既是现实的存在,又是几千年民族历史的产物。文学通过对风俗的描写,可以展现一个民族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风雪阿拉苍》中的阿拉苍草原,戴着白色雪帽的阿拉雪山,乌里吉河,草原上的格桑花、梭玛草,牧民穿的羊皮大袄、毡子、氆氇,烧的牛粪饼,用的搭拉,吃的酥油糌粑等等,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尽管在文本中没有大篇幅的叙述和详尽的描绘,只是点滴穿插于其中,却也俯拾皆是、随处可见。其中风貌也可窥其一斑,给人以新鲜感鲜明感。其中人们的服饰打扮、谈吐习惯、交际方式、丧礼(天葬)、节日(浪山节)、信仰、制度、饮食习惯、歌谣俗语等在作品中的展现,是作为叙述事件的组成成分,同时其中又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价值判断。
  文本中的整体语言格调平实质朴,没有故意技术上的夸张和造作且比较符合文本的中所要展示的语境和个人的身份特点,其中比较有看点的则是藏族人喜欢的幽默通俗的俗语的大量运用。如:“珍贵的珠纱是能说成不值钱的红七,美丽的孔雀岂能说成令人讨嫌的乌鸦” 癫狂的马容易闪失,慌张的人常出乱子’’ “花开花落节气定,时来运转命安排” “谷怕八月风,人怕老来穷” “乌鸦抹不上石灰,也变不成白鸽;狐狸跳进大海也洗不尽骚臭” “格桑花什么时候开,天知道;天什么时候亮,鸡知道。你的心意嘛,大家都知道!“狂风吹不到雪山,乌鸦的翅膀遮不住光明。“春天是大雁带来的;草原是布谷鸟唱绿的;幸福的大道是毛主席给我们开辟的…….
  3.象征的映射
  文中不断有雪山,草原的景致描写,从初春的阿拉苍草原。远山近壑,白雪皑皑,“只见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绵绵延延一直伸向远方的大雪山,寒风卷着雪尘”;轰隆隆打着呼啸….风的呼啸象大海的波涛声……一场特大的暴风雪足足下了五天,终于停止了。阿拉苍草原恢复了原来的宁静。“十月一日的清晨,一轮红日从阿拉雪山顶上升起,给辽阔的阿拉苍草原撇下了一片灿烂的阳光。从初春仿佛一派严冬萧杀景象的阿拉苍草原到伏旱天夏季再到累累硕果的秋天。
  一方面是阿拉苍草原经历了风雨之后,抓住了阶级敌人,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就出现了人长精神地长粮的大好形势。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幻,经历了冬日的严寒,春天是希望的象征,播下火的种子,再经历夏日的酷暑,终于等到了秋天的收获。“吉昂生产队的打麦场上,歌声笑语、人欢马叫,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阿拉苍草原及阿拉苍草原牧民经受住了考验,经过战斗终于获得了彻底解放和胜利,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另一方面,从整社工作组初春的道来,克服了种种生活上的困难,克服了寒冻克服了饥饿,积极为牧民群众服务,帮助牧民搞好春季备耕工作,夏季打刨工作,安排好群众的生活,同时从思想上广泛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学习毛泽东思想并以此武装大脑,坚决保卫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抵制分畜到户的错误思想,抓好两个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
  三、文本的内在透射
  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向困难发起挑战,发起进攻,树立坚定的信念,顽强拼搏的精神,正是《风雪阿拉苍》给我们的启示。在文本中需要有此精神才能战胜自然界的暴风雪,才能胜利对付阶级斗争的暴风雪。在彼时文本创作的环境中,作为一种激励,相信革命必胜,相信党的领导,既是安慰,对抗着当时的社会形势,给人以鼓舞信心和力量。大团圆的完美结局,正是寄予了作者及那个时代所有人对美好、自由、解脱的渴望。在现时代的今天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是必要的。尤其是当今许多有着颓废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年青人,消沉、自怨自艾、盲目崇拜。由于缺乏革命锻炼,意志消沉、思想混沌、承受力十分之差。“山鹰的翅膀硬朗是搏击暴风雪的结果” “暴风中飞的是雄鹰,高山上跑的是骏马。”
  文本中不断的在颂扬党的领导、毛主席思想,宣扬革命战士党员的无私奉献、崇高的政治觉悟、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这既是一代人对党对毛主席所赋予的价值评判、荣誉标准;同时也是一代人一个社会对自己能在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大跃进、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自身所感到的荣誉,是发自内心对荣誉、光明和未来的希冀,对荣誉普遍的看法认同以及追求,是人们对一份信念孜孜以求的荣誉感。按毛泽东思想办事,再大的沟坎也能跨越,再大的暴风雪也能挺住。“吃肥羊肉的时候,想着草山的恩惠;吃糌粑的时候,想着土地的恩惠;奴隶翻身解放,想着共产党毛主席的恩惠。是党和毛主席给了我们母子今天,让我们母子团圆啊!”“是啊,美丽的百灵鸟就是飞到天边,也忘不了海子里的甜水;矫健的小山羊就是跑遍所有草原,也忘不了芨芨草的美味;翻了身的奴隶就是千秋万代,也忘不了党和毛主席的恩情!”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大脑,狠抓两个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密切联系群众,文本正是展示了人们精神上拥有的强大理念的支持,思想上是单纯执着、坚定的,党与牧民之间、牧民与牧民之间最终实现的是打团圆和打团结。
  文本最后,“这几年我们生产队落后,就是这几个坏家伙在搞鬼哪!”不仅指作品中阶级敌人(牧主分子看召草、活佛次知木、生产队长旦巴)的破坏、捣乱,同时也间接的含带了对当时社会的发问和肯定性批判。十年文革,经济倒退,举国上下被厚重的压抑、恐怖、破坏的氛围笼罩,人心惶惶,人与人之间是怀疑否定、冷漠,终日无休止的批斗。“野兽的皮毛好辨认,坏人的心眼难捉摸。”由于某种错误导致的社会局面,又与文本中的结局形成鲜明对照,既是作者某种程度上的迷惘、思索,也是整个社会的困惑,对抗。“牛鬼蛇神脚下踩,赤胆忠心永向党”是最后对现实的摆脱,赋予每个人力量,充满希望的向前走。依然是对党的期望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