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中回望故乡:重返故土之居:重返故土

  在传统的认知里,只有远行的人,才有故乡。也只有离开故乡的人才会生出思恋的哀愁。而近代的交通大发展使现代人越来越来习惯于迁徙与远行,于此同时,通讯的多元化与便捷也让千百年来萦绕在中国人心头的故土乡愁变得淡然。
  于是伴随着人口的大量流动,佐以信息膨胀剂的催化,固有的地域边界模糊了曾经各异的传统与文化也逐渐被趋同。在这种“大同”之中,如何再度寻回内心深处的归属感,
  有趣的是,最近网上参与最广泛的热门话题是“咸甜豆腐脑之争”。以地域划分的咸、甜两派互相表示无法接受对方的口味。甚至以豆腐脑为起点,把讨论范围逐渐扩大到更多生活细节的差异上。初看觉得讶异,为何一件如此小事却引来这般热烈的全民大讨论?当我们穿着相同品牌的衣服享用着同一个网络,住在相似的混凝土方格之中,时髦的现代人忽然在碗豆腐脑面前发现了各自的不同一一它和方水土相关,和故乡的味道相关,和地域民俗相关,和我们记忆深处的情感相关。
  这种归属感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故乡,故里的家与家息息相关的生活琐碎之中。从居住之中的回归大概是最富情感的有效方式。
  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悠久世代相传,广泛集中了民间的传统营造经验、生活的智慧、当地的气候与物候特征文化的延续。保护并研究这些传统民居建筑用现代的设计与科技使之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用发展代替荒废或是一味的复古,让民居建筑真正回归民间,只有真真切切生活才是考验任何居住方式与居住形态的不二根本。
  2009年至2010年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环艺委员会组织的四校联合设计项目“西北生土窑洞环境设计”便是一次深入细致有学术支持与地方实践的有益尝试。分别由邱晓葵教授、吴吴教授陈六丁教授李瑞君教授,赵慧教授指导来自中央美院,西安美院北京服装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的四校设计团队。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项目于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的七组废弃地坑窑洞基地动工实施。并且邀请了广大西部群众前来参观指点,用他们的生活经验来对改造设计提供意见。
  张绮曼先生讲起她与生土窑洞设计的结缘来自二十多年前,我在陪同日本前设计学会会长,我的导师、东京艺术大学稻次敏郎先生及夫人从成阳机场到西安的途中,进入了一户沿崖式窑洞人家,那是一对年轻夫妇居住的窑洞,原生态田园生活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我们。中国西部尚有数千万农民居住在原始的生土窑洞中,我们应该改善提高窑洞简陋的居住条件以适应现代的生活需求让这种传统的原生态的住宅延续下去。他们曾经做过的多次有关生土窑洞的调研和设计都停留在纸面上,只有这次对窑洞民居进行保护与提升的探索研究得到了实施,在保持生土构筑的框架内用现代的设计方法改善生土窑洞的生活条件和视觉效果。
  黄土高原的浑厚质朴使窑洞有着天然的美感,并且生土本身极高的可塑性也可让窑洞有更多的造型与细节。相对于在地面之上建造与构筑的各式房屋,窑洞显然是完全相反的形式与逻辑。房屋无论繁简,都是累加的结果,而窑洞则是通过就地删减形成。生土窑洞的建造不破坏地貌、不产生建筑垃圾不浪费能源,是真正延续数千年的“绿色住宅”。而回归土壤之中,望天入地藏风聚气冬暖夏凉的生活空间,其自有的生命观也热烈而质朴,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居住哲学。
  但是窑洞的形态和组织构成,依旧保有农耕文明的印记。如今看起来简陋单一的空间已经无法与现代生活需求相协调,相对于瓦房楼房中干净便捷的生活很多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不愿再回到条件简陋的窑洞之中。所以,此次的设计目的之一便是利用现有的废弃窑洞,设计改造成适宜的现代生活空间,增添必要的生活设备,为人们展示出一种新的生活范式,发现并展现出窑洞生活的美妙之处,吸引人们重新回归故土之居。
  在调研中,设计师发现当地的老年人比较习惯于在窑洞中活动纳凉聚在起聊天。于是,在设计中选择了三座近似“品”字形相邻布局的地坑院落,通过相互打通调整空间,设计成为一处适宜当地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养老院。从根本上消解了传统院落一户一坑孤独封闭的空间感受。
  又比如现代娱乐方式的转变电视的普及,使得人们很少像从前一样聚在一起。于是,针对这种现象,在村子里增添了一些公共文化设施。根据陕西当地丰厚的群众性戏剧基础,利用两个废弃窑洞进行改造,设计了下沉式村落露天戏台。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个戏台,更是一种当下重回村落式聚居生活、凝结情感的现代表现方式。
  此次窑洞改造项目中学者与设计师们正是在传统居所中导入现代生活,利用设计与科技让人们重新回到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之居中。通过对民居的研究改造,那些祖先们经过长年累月的生活经验累积起来的居住文脉被延续了下来。作为有生命与灵性的“传统”,也必然需要不断地生长与发展方可继往开来传承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