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新指数演化及其对新时代我国的启示

车梦哲

摘 要:创新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与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2007—2019年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根据指标体系的演化找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对我国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优势与劣势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全球创新指数;演化;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8-0167-02

全球创新指数研究于2007年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提出,通过得分和排名评估各国的创新能力和相关政策制定。许多国家已将全球创新指数纳入到创新议程和度量。全球创新指数的编制旨在让各经济体认识到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地位,鼓励创新者和企业家,并且将商业模式创新和社会创新加入到创新指数测评中。通过得分比较出各国创新排名,并且能够提供新视角,找出不足,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与行动指南。还需要根据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创新者关注的问题不断更新,使得报告更有说服力。

一、全球创新指数演化

1.评价指标体系演化。2007—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经历了12年的演化指标体系日趋稳定,共分为投入和产出两大模块,每个模块下包含若干子指标。从2010年开始,两大模块下对应的一级指标基本不再变动,投入模块包含制度与政策、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和企业成熟度5个指标,产出模块包含知识和技术、创造性产出2个指标。此外,在2010年还对子指标进行了分类简化处理,将子指标分类整理,形成19个二级指标分别对应80个子指标。通过不断改进,从2012年往后,全球创新指数的一级指标已经保持稳定,一级指标分别对应3个二级指标共21个。2019年以80个分指数,从7个一级指标维度,系统衡量了全球129個国家的综合创新能力。

2.评价对象的选择与变化。200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选取了107个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为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对参与评价的经济体的指标获得率也做了相应要求,2010年规定指标获得率不得低于60%,但是由于总体指标体系指标减少,评价对象扩大了,达到132个经济体。2011年,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评价指标及指标获得率做了改进,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鲁棒性与敏感度分析,将评价指标调整为80个,并将指标获得率提高到63%。但是在2016年为例确保测评结果具有显著性,又重新将数据覆盖门槛调整为60%。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选取了129个经济体作为评价对象。

二、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状

通过十二年来全球创新指数中国的得分与排名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现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排名持续上升,2019年排名居第14位,跻身全球创新20强。其次,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最后,中国与世界上典型创新型国家相比仍然差距较大。中国创新能力进步,但放眼世界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结合2019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来看中国的创新优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知识与技术产出(第5)、创意产出(第12)、商业成熟度(14)。

三、结论与建议

创新环境是提高国民创新积极性,提升创新成效以及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加强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商业环境建设是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和保障。近六年来制度指标对应的三级指标略有减少,但创新对制度有着天然的敏感性。支持创新的政策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各经济体应该推出相关政策以鼓励创新。从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来看,制度因素一直是我国的劣势所在。

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研发投入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近六年来基础设施对应的三级指标减少,但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投入对创新依然重要。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更关注医学方面的创新,医疗基础设施上也应加强创新。中国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仍需加强。

从全球创新指数可以看出知识和技术产出对应的三级指标近六年来增加了两项,中国在这一指标上的排名占优势。近年来,中国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在各个层面上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和环境,能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吸引外资。

因此,根据全球创新指数指标体系演化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创新环境。在政策环境方面,应完善政策制定,营造出适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现状制定政策,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监管,保障政策落实,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在市场环境方面,完善信贷投资体系,加大对破坏市场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更具活力的市场金融体系;在商业环境方面,完善对创新创业者的培育模式,减少破产成本给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孵化环境。

2.增加创新投入,加强经费保障。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加大创新投入,加强创新的经费保障。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提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投入,加大社会创造力培训的投入,全面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和创新素质,将创新模式由模仿创新转向自主创新。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在中小学举办创造力活动,发挥青少年创新思维,加大对创造者的奖励,提升创造者的待遇。

3.强化产权保护,健全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格规范证据标准、强化案件执行措施、完善新业态、新领域保护制度;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加大量刑处罚力度。提高全社会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健全社会共治模式,加强专业技术支撑。执法部门优化授权确权维权衔接程序,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办案协作,推动简易案件和纠纷快速处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建设。

参考文献:

[1]  许海云,张娴,张志强,隗玲,侯雪婷.从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看中国创新崛起态势[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7,(5):391-400.

[2]  徐婕,黄辰,刘馨阳,邓大胜.如何看待我国创新能力的国际排名——基于“全球创新指数”的评价标准与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17,(6):613-619.

[3]  Nuno Fernandes Crespo,Cátia Fernandes Crespo.Global innovation index:Moving beyond the absolute value of ranking with a fuzzy-set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11).

[责任编辑 晓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