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白衣天使的守护者

卜磊 裴秀英

高高的个头、憨憨的微笑、勤快、踏实肯干、待人真诚,这是同事和周围朋友对他的最深刻的印象。

他叫张志远,是宁夏医科大学总院院感科的一名医生,九三学社社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他肩负使命,随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宁夏)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

2019年12月,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宁夏)刚刚通过国家卫健委验收,张志远很荣幸地成为了其中一员。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武汉就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救援队迅速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培训,张志远全力投入到紧张的培训中,时刻准备接受命令。

疫情如猛兽一般在华夏大地肆虐蔓延,武汉成为重灾区,急需救援。

2月3日,出征命令下达到紧急救援队,一天后就要出发。时间紧迫,由于前方物资极度缺乏,救援队必须要在一天内准备好救援物资,并打包、装箱。来不及再多陪伴家人一刻,来不及准备个人物品,与亲人简短话别后,张志远就带着简单的行装和浓浓的不舍加入到出征队伍中。在他眼里,疫情就是命令,那些不断上升的确诊、疑似和死亡病例数字,就像一根根钢针,刺痛着张志远的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和一名九三学社社员,他的职业与身份时刻提醒他,必须担负起责任和使命。

2月4日晚,张志远和他的队友们连夜出发,驰援武汉“前线”。

院感工作担负着所有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问题,在疫情点从事院感工作的人,是保护白衣天使的“天使”。来到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张志远和队友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有3个厅,1800张床位,因是由会展中心临时改建而成,并不符合传染病医院三通道两出口的要求。张志远和同事们对B厅、C厅出口进行了改造,在不改变原有流程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把感染风险降到最低。做好物理隔离是防止病毒传染的最佳方法。巡查、沟通、协调、整理、疏导,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疏漏,每一个疏漏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面对这些消耗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工作,年轻的张志远总会主动要求多分担一些任务。

每天早晨,张志远都要提前2个小时从驻地出发,做好自身防护后再给一线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戴取护目镜,反复仔细检查,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指导,监督CT室工人防护服穿戴是否规范。此外,其他人员如警察、工勤人员、环卫工人等的防护问题也由他负责。他和同事还对病房入口进行了设计改造,安装排风系统;对医护人员的更衣室重新布置,防止重复污染的发生。每日晨会,他都会做好记录,及时反馈问题,保证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他还与同事反复演练医务人员在病区工作的各个流程,从中发现风险点,想办法规避风险。每一批进出方舱医院的医护工勤人员穿脱防护服都要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即便是下班回到酒店,他的工作也没有结束,在宁夏医疗救援队驻扎的酒店门口搭有4顶帐篷,他必须监督从方舱医院归来的同事在门口做手部消毒、衣物消毒,到帐篷里做紫外线消毒,然后换上干净衣物,再进入宾馆休息。一系列繁复的措施,确保了生活区的绝对安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自己非常重要,为我所从事的工作感到骄傲!”张志远说。

除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院感工作外,张志远还对宁夏第四批、第五批和第六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进行了院感防控、防护服的穿脱、环境物品消毒流程等培训。穿防护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经过多道繁琐程序,脱防护服的流程基本相反,但因外面已经污染,所以比穿的难度更大,需要更加细致。培训过程中,张志远亲自示范,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让每一位队员反复练习,熟练掌握防护服的穿脱流程。培训结束后,他又带领医护人员实地考察,指导队员上班、下班以及平时驻地院感防控和消杀工作的整个过程,提醒队员注意事项并做好整改。

在武汉期间,张志远为医疗队进行了十余次培训,考核累计800余人次,同时协助派发各类物资,为其他医疗队能够尽快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此外,他還参与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为医院高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参与编撰的中英文双语版《方舱医院感染控制手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实务》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为当前世界各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系统的参考。

武汉的冬天,湿寒入骨,为了防止病毒传播,不能开空调,厚重的外衣洗了晾不干,晾好的内衣穿在身上依然潮乎乎的。对于习惯了北方冬天室内暖气的张志远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恶劣的天气似乎也伴随着新冠病毒的猖狂考验着人们,有那么几天,武汉不仅雨雪交加,还下起了冰雹。冰雪压在帐篷上,似乎要压垮人们的意志。除了为大家做好防护,张志远还要清理帐篷上面的积雪和冰,但他觉得这些困难都不算什么。“为了克服一切困难,竭尽全力挽救生命,齐心协力把病毒赶跑,我会继续努力的!”他信心满满地给自己鼓劲。

只要疫情不结束,只要医生们还在前线,他的工作就不会结束。

3月25日,在武汉奋战了50天的张志远随队回到宁夏,在其他队员隔离休息期间,他的工作仍然没有停止——继续通过网络为宁夏第24批援助贝宁医疗队进行疫情防护工作的远程培训。在远离祖国万里之外的非洲贝宁共和国,医疗条件相当艰苦,缺医少药是援贝宁医疗队最常遇到的难题,有些医疗点连紫外线灯都没有,也没有任何消毒措施。虽然国家卫健委、宁夏自治区卫健委为医疗队增援了防护服、N95口罩等防护物资,但防护物资紧张依然是援贝宁医疗队面临的最大问题。而此时,贝宁官方已经通报了5例新冠肺炎疫情。在一个小时的网络培训过程中,张志远结合自己在武汉方舱医院的工作环境、经历,从防护用品的选择、穿脱防护用品的步骤、院感管理分区、院感管理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做了详细讲解。面对医疗队队员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张志远凭借在武汉抗疫期间积累的经验,为他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建议因地制宜做好防护”“对患者问诊尽量在室外进行,每个人间隔1.5米以上”“没有紫外线灯的话,要做到随时开窗通风;要尽量减少医护人员聚集;尽量让病人有序就诊,病人与病人的间隔要控制;发热病人和普通病人一定要区分开,才没有传播的可能性”“一次性医用口罩达不到防护效果,如果接诊患者的话,至少要做到佩戴外科口罩、N95口罩、隔离衣、护目镜”“大家互相之间也要做好防护,尽量减少聚集,实行分餐制,减少队员之间接触传播的可能性”。在解答医生们提问的同时,张志远也向队员们提出了要求:“新冠肺炎跟人体免疫力有关,必须要保证个人良好的身体状况。”张志远诚挚地说:“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尊重,希望援贝宁的天使都能凯旋!”

今年3月,张志远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在他看来,这份荣誉不仅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更是对院感工作的认可。

有人说医生是个好职业,受人尊敬,但他们不知道医生有一天也会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奔赴最危险的地方。肆虐的疫情挡不住白衣天使的步伐,逆行而上的张志远们,他们平凡而伟大。(作者为宁夏医科大学教师)

责任编辑: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