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增产配方施肥与节水技术

陈效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个国家出台限制粮食出口的相关措施,国内疫情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全面推进,农牧产品需求增加,养殖业发展加快,玉米消费旺盛,近期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强劲。综合考虑新常态疫情之下,全球粮食贸易对我国的影响,2020年国内玉米价格也许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农民为增加种植业收入,可能扩大玉米种植。为了满足市场与生产需求,特整理出夏玉米增产配方施肥与节水技术,以期助力玉米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一、施肥原则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充分说明了科学灌溉与施肥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根据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有机肥施用量较少、追肥偏早或不追肥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一是加大秸秆还田力度;
二是推广化肥机械穴施与深施技术,施肥深度要达到7~10厘米;
三是氮肥分次施用,适当降低基肥(底肥)比例和调减氮肥用量;
四是高产和缺锌地块增施锌肥;
五是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高产田亩产玉米不低于千斤,一般基肥要施45%三元复合肥50千克以上;
六是肥料施用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追施攻秆肥和攻粒肥,一般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总量为5~10千克。

二、操作形式

有效、科学、精准的施肥方法是依据土壤化验结果与作物营养需求状况确定的。针对我国玉米生产主体为小农户的生产实际,提出“大配方小调整”的施肥建议。推广秸秆粉碎还田+配方肥+深松耕技术+社会化服务模式,逐步改善长期重施化肥和缺少深松耕导致土壤板结、犁底层变浅等问题。

三、施肥方式

1. 一次性施肥方式

①推薦配方肥

推荐选用复合肥(28-7-9)或相近配方复合(混)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或苗期一次性追肥。

②推荐用量

将玉米产量水平分为≤400千克/亩、401~500千克/亩、501~600千克/亩、>600千克/亩4个区间,对应的基肥推荐用量分别为24~30千克/亩、31~40千克/亩、41~47千克/亩、48~54千克/亩。

2. 基肥、追肥结合方式

①推荐配方肥

建议选用复合肥(22-9-9)或相近配方复合(混)肥(非缓控释),宜采用基肥、追肥结合的施肥方式,氮肥总量的1/3和全部磷、钾肥作基肥(或苗期作追肥)施用,其余2/3氮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

②推荐用量(表1)

3. 夏玉米亩产650千克常用肥料配方和每亩施肥量(表2)

四、注意事项

1. 增施锌肥

缺锌、缺铁土壤适当施用锌肥和铁肥。玉米是对锌敏感的作物,对缺锌地块及高产地块,可每亩基施1~2千克硫酸锌,或每千克种子用2~3克硫酸锌以少量水溶解后喷于种子上进行拌种,也可在苗期至拔节期用0.05%~0.1%硫酸锌溶液连喷2~3次。

2. 注意磷肥后效

磷肥后效较长,如果前茬作物(冬小麦、油菜等)施磷量较多,夏玉米播种时或生育期可以适当减少磷肥用量甚至不施磷肥(亩产500千克以下地块)。

3. 选好肥料品种

可选用配方肥或复混肥。选用非三元素肥料品种时,最好选用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等高含量品种,这些肥料利用率相对较高。

4. 提高肥料利用率

积极推广前茬作物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大力提倡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推广应用缓释型复合(混)肥、水溶性等新型肥料和中量、微量元素肥料,优化肥料品种结构,以大幅度提高当季肥料利用率。若基肥已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5. 注意施肥方法

推广玉米化肥机械穴施与深施技术,追肥应在距植株7厘米左右处穴施,深度7~10厘米,严禁距离玉米苗过近,严禁生育期撒施肥料,以防发生烧苗、烧叶现象。

6. 水肥配套

苗期保持适当干旱,以促进发根,增强抗旱能力。开花至乳熟期是玉米需水临界期,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促生长发育,遇雨涝要及时排水防倒伏。尽量采用渗灌、管灌、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形式,以保持田间水分适宜,每次每亩浇水量以40~60米3为限额。依据田间苗情和土壤墒情,通过以水调肥或控水抑肥,促进玉米经济产量形成。

7. 叶面补肥

灌浆期可用1%尿素溶液或0.5%~1%磷酸二氢钾溶液,于晴天下午4时后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叶面喷施,一般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河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0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