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制度【被蚕食的高考制度:应试也比应权好】

  改革进入了而立之年以后,最早、最成功,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改革――高考制度正在面临着考验。30年前托高考之福的既得利益者们,一面在做《高考,1977》之类的自我陶醉,一面处心积虑地要毁掉高考制度。
  在腐败无法遏制的大环境下,基本上还算廉洁且还能够体现程序正义的高考制度正在被一步一步地蚕食。先是各种各样的降分录取,然后是向各路明星和名人洞开学校大门,再然后就是有些高校开始部分地用面试代替高考。
  高校录取面试的试点十分暧昧:媒体不去报道面试的结果,不追踪后续的效果,也不去监督可能出现的问题。于是面试的试点就像匕首一样插进了高考制度的肌体之中,动摇了我们对制度和公平的信心。还有人声称,面试的比例要逐年增加。
  很快,高考的分数就不那么重要了,各种测评结果会进入录取程序之中。
  大凡读过历史的人,都会知道科举制度要好于九品中正制;不那么健忘的人,都还会记得“文革”中选拔工农兵学员入学的改革最终带来了什么;对于现实还算了解的人,都知道在腐败日甚的时候,弱化高考分数的作用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而立之年的改革也并不稳健。对于一些重大问题,有些人甚至连摸着石头过河都不讲了,不问水深就直接跳下去,更准确地说是把别人推下去。没有人探讨测评的具体步骤以及如何防止以权谋私,完全是迫不及待地要把高考中尚存的公平和正义驱赶出去。
  如果让我们做一些恶意的推测,那么结论其实就是曾经的高考优胜者对自己的子女并没有信心,对自己掌握的社会资源无法用来寻租充满了焦虑。
  看一看比高考宽松一些的高中录取吧。交钱就可以降分的操作,不知道造就了多少富豪校长。当我看到一位校长大放厥词的时候,真的为他捏着一把汗:如果由此而引起社会过分和恶意的关注,他会不会重蹈周久耕的覆辙。
  毫无疑问,在大学越来越不像话的今天,如果他们得到了招生的自主权,那么一大批校长3年之内成为千万富翁不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认为高考制度改革应该缓行。至于什么时候实行,大家都是明白的。高考制度改革,为什么不能像医疗制度改革那样,先交由社会讨论呢?
  高考苦,高考压抑人的创造性这的确是事实。但是,没有高考或者降低分数的比重,升学的公平就会不复存在。现在我们报怨学生高分低能,到时也许就要看到低分低能的人充斥大学校园了。
  应试教育不好,应该改进。但是,应试也比应权好。堵死平民子女升学的通道,让平民子女从小就要看着老师、校长的脸色,去适应各种各样的潜规则,我们的民族就会一代不如一代。
  给平民子女一个出路,就是给整个社会长远一些的未来。
  
  晓松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