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价值创造力评价研究

孙潇

摘 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企业的价值创造力即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概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阐述企业社会责任与其价值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三重底线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提出评价企业价值创造力的体系层次和基本框架。

关键词:社会责任;企业;价值创造力;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8-0012-02

2006年修订《公司法》时,企业要重视履行社会责任的概念被提出,至今的十几年中,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迅速发展,党的十九大更是指出,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进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随着企业对社会责任越来越重视,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会考虑社会责任的履行,自愿公开社会责任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因此,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企业价值创造力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克拉克(J.Maurice Clark)于1916年提出的,但他并未明确定义企业的社会责任。1953年另一美国学者Howard R.Bowen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具有按照社会的目的和价值观确定政策、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的义务。”Boatright(2000)指出,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要对供应商、员工、消费者、债权人、投资者、环境、社区与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承担特定的社会责任。Mackey等人于2007年提出,上市公司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实现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在我国学术界,1990年袁家方最早进行了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并在《企业社会责任》一书中将其定义为企业的义务。卢代富(2002)则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维护、促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周祖城(2005)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综合性义务,涉及到道德、经济等多方面。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价值创造力的关系

基于三重底线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可分为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经济责任包括企业对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及供应商的责任;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即政府和社区的责任;环境责任即企业对环境保护应承担的责任。企业各类社会责任与价值创造力的关系如下:

1.对股东的责任。企业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满足股东获利的需要,使其对企业的投资能够获得充足回报的经济责任。企业对股东责任的履行情况能够影响潜在投资者的判断,投资者在对企业进行投资时必然会被发展较好、股东投资收益高的企业吸引,进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企业资金充足便可以扩大经营规模,价值创造力大大提高,股东能够获得的报酬也会增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对债权人的责任。企业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是指及时全面地披露企业相关信息,保证债务能够按时偿还的经济责任。若企业积极履行对债权人的责任,则有利于企业形成遵守信用的良好社会声誉,使得债权人愿意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从而能够保证企业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用于扩大规模,增加企业价值。

3.对员工的责任。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保障员工薪酬及福利、满足员工晋升及素质提高的需求等责任。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提高员工忠诚度,减少企业为解决员工跳槽问题产生的费用,也能提高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使得员工愿意为企业贡献价值,同时还能够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高素质的求职者。因此,积极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力,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

4.对客户的责任。企业对客户的责任表现为保证产品质量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客户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积极履行对客户的社会责任能够增强客户的购买意愿,通过顾客之间的信息传递又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客户,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综上,企业履行对客户的责任能够创造价值。

5.对供应商的责任。供应商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及数量,影响企业稳定发展,所以企业要保障供应商的利益能够得到满足,主要包括按时足额支付货款、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商合作。承担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能够保证企业稳定经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企业价值创造力。

6.对政府的责任。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也是企业应当对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依法缴纳税款能够支撑政府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有助于完善市场机制,进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高企业价值创造力。

7.对社区的责任。社区是指企业可能影响到的空间及地域,企业对社区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企業积极投入公益事业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提供就业机会,能够带动社区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履行对社区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提高价值创造力。

8.对环境的责任。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其对环境应承担的责任主要是指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责任。节约能源归根结底对企业有利,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能够提高企业的声誉,使企业得到投资者和政府的青睐,进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因此,积极履行对环境的责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提高价值创造力的手段之一。

三、基于社会责任构建企业价值创造力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提高价值创造力,因此,可以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评价企业的价值创造力,构建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创造力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分别为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具体评价体系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责任。经济责任下设二级指标,即企业对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及供应商的责任,对于股东的社会责任,三级指标可选取股利支付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每股收益率等能够衡量企业为股东实现的利益的指标;对于履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能够创造的价值可以选用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既能体现企业对债权人资金安全保障,又能体现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进行衡量;对于员工层面,可以选取员工工资增长率、劳动合同签订率等指标评价企业价值创造力;对客户的社会责任下设三级指标可以选用顾客满意度、销售增长率等;履行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增加价值创造力,可以选用重要供应商依赖程度、应付账款周转率等进行评价。

2.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下设二级指标,即企业对政府和社区的社会责任。对政府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履行纳税义务,由此带来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政府给予的支持,因此三级指标可选取税收上缴率、政府支持力度等;对社区的社会责任的三级指标可选取社会贡献率、捐赠收入比率等评价企业价值创造力。

3.环境责任。企业承担的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所能带来的价值创造力可用三级指标环保投资率、绿化费用率、环境治理效用率等衡量,这些指标既能反映企业对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也能反映因履行责任创造的价值。

本文提出的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创造力评价体系框架,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三重底线理论为基础的,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由于评价对象为企业价值创造力,因此在指标的选取上要注意被选取的指标应更多地反映企业价值创造力而非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同时也要注意指标选取的灵活性,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可选用不同的指标,使构建的评价体系更有针对性,评价结果更准确。基于此,企业能够更直观地定位价值创造能力不足的层面,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价值创造力,并使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清刚,徐欣宇.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创造机理及实证检验——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J].中国软科学,2016,(2):179-192.

[2]  Clark J.Maurice.The Changing Basis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16,(3):200-240.

[3]  Boatright J.R.Ethics and the Conduct of Business[M].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2000.

[4]  A.Mackey,T.B.Mackey,J.B.Barney.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Investor Preferences and Corporate Strateg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

[5]  盧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现代法学,2001,(3):137-144.

[6]  赵徵羽,赵迎欢.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创造机理探析——基于系统研究方法[J].管理观察,2018,(2):13-14.

[责任编辑 文 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