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信息化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

安素京

摘 要:2014年1月1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颁布实施。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舞弊和腐败行为发生,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随着内部控制工作不断推进,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其中,作为内部控制重要组成的会计内部控制,也在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进程也快速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在提高财会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改变了内部控制的方式,影响了内部控制的环境。本文主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及如何运用会计信息化手段提升内部控制成效。

关键词:会计  信息化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内部控制是单位对其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控制的一种手段。内部控制作为一项动态监督机制,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比较简单,单纯将内部控制归结为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以及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相互分离,认为内部控制是单位领导、财务部门或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与己无关,对内部控制的原理、内容、范围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同时也会弱化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颁布以来,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规范要求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制度的全面性、适应性、有效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内控制度涵盖的范围、内容、标准、质量也千差万别。

(三)内部控制的手段落后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内部控制手段落后的问题越来越显现。比如,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一直举步不前,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偏低,会计核算监督与内部控制手段没有实现很好的结合。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分离,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会计核算与监督滞后,削弱了单位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效果。在信息化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然偏重于传统人工控制方式,而人工控制方式一方面无法消除人为操纵的可能,进而造成内部控制失效;另一方面也可能因工作上的疏忽或失误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二、会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内部控制工作方式方法发生新的变化

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方式方法,通常是由单位领导、相关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负责整个过程。经济活动的申请、审核审批、会计信息查阅分析、标准控制等全部由人工完成。这种工作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工作效率低,还容易出现差错,无法保证经济活动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运用会计信息化手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所有人员都能够通过授权访问会计信息系统平台,在信息平台完成经济活动的申请、审核、审批、查阅等功能,在大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单位内部控制带来积极影响。

(二)内部控制的范围和环境发生新的变化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范围、内部控制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将行政事业单位全体人员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终端,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内部控制理念不断增强。

三、做好内控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习,提高全员内控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和学习,让每位职工了解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控制原理、控制目标以及自身在内部控制过程中职责与作用,逐渐熟悉和掌握内部控制制度,自觉参加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运用,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全员内控意识深入人心。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努力提高内部控制运行的执行力

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就要努力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方面单位应制定规范的内部控制流程,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也要不断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和管理要求的提高,及时修订和完善内控制度。同时,单位还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评价机制,每年定期组织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确保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完善、执行有效。

(三)完善内部控制手段,实现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系统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手段。就笔者掌握的情况看,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内部控制是分开实施的,这显然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将内部控制的原理、方法和手段融入会计信息核算系统,不但有利于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时效性,增强内部控制的效果,还有利于提高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率,增强全员内控意识。

将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系统结合,需要改变目前单一的会计电算化核算模式,建立集会计核算、授权审批、预算控制、收支控制、资产控制、信息查询、内部审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会计信息系统。通过会計信息系统的费用报销流程设计,将单位内部控制的方法融入会计信息系统。单位每位职工都能够依据授权成为会计信息系统的终端,单位经济活动的流程均能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展现,预算控制、收支控制、授权审批控制、政府采购控制等都能够实现由单纯人工控制向系统与人工结合控制的方向转变。这些转变增强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规范性,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内部控制失效风险,从而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成效。

在会计信息化对单位内部控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以往没有的诸多挑战,网络平台的应用增加了会计信息数据泄密的风险、系统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风险等。因此,单位应当高度重视网络平台建设,不断加强风险意识,增设信息系统控制岗位,专门负责会计信息系统平台的维护、管理及升级工作,防范病毒攻击、非法入侵及网络故障造成的系统瘫痪与信息泄露风险。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内部控制的结合必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信息技术与内控制度的相互结合,不但能够改进内部控制的实施手段,还能够提高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产生的不利影响,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使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不断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