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工程”提升幸福指数_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养老、住房、上学、就医等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最大程度解除群众的生活之忧,涉县建立了包括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养老保险和困难救助等在内的大扶贫大保障机制,确立了每年财政扶贫保障资金的增幅高于当年财政收入增幅的实施办法。
  为实现老有所养,涉县在邯郸市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由财政出资补贴30元,引导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下岗失业人员,他们按年龄分为“4050”人员和非“4050”人员两类,对“4050”人员,补贴社会保险总费用的三分之二;非“4050”人员,补贴保险总费用的一半。
  让贫者有其屋。2009年以来,涉县为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发放201万元住房补贴款,保障低收入家庭1765户,保障人口3850口。对生活困难、住房条件差的残疾人家庭,户均补助7000多元进行危房改造,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0多平方米。投资6500多万元,财政补贴资金200多万元,建设了740套廉租房,满足了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在解决就医难上,涉县连续投资3500多万元,改扩建农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使其成为集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应急功能于一体的农民健康服务中心。筹建了肿瘤防治中心,定期开展免费肿瘤普查,对肿瘤患者进行一次性救助3000元。2009年,该县再次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个人缴费标准由财政补助80元提高到120元,提高了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补偿报销比例等。
  保障人人都能上得起学。由县财政出资,对贫困家庭高中生一次性资助1000元,考入本科一批、二批资助4000元,本科三批和专科生入学资助3000元,以后每年资助1000元,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三好学生”或“优秀班干部”的新入学大学生再一次性奖励1000元,接受职业教育的高中生每年资助1500元。
  在解决“饮水难”问题上,针对没有成井条件、没有稳定水源,饮水特别困难的村,实行“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办法,一方面帮助这些村搞好水池、水柜、水渠等饮水工程建设,自行蓄水;另一方面打破传统的村域、镇域观念,实行联村供水,建设集中供水网络,彻底解决这些村的饮水难题。目前,已经有效解决了10个村、1.5万人的饮水安全和20个村、1.6万人的饮水应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