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的警示

寇佳丽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5 月25 日晚宣布,日本全国解除紧急状态。

实施7年多以来,“安倍经济学”从未脱离外界关注,毁誉参半。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人类、社会困境不断暴露的大背景下,再次回顾安倍经济学可以发现,它不一定真的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力挽狂澜”的效果,却实实在在对全球经济给出了警示信号。

效果寥寥

2012年年底,安倍晋三上台,随后开始实施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被称为“安倍经济学”。按照时间与内容,安倍经济学又分为“三支箭”与“新三支箭”。

“三支箭”中,第一支箭是以量化宽松为主的金融政策。2013年1月22日,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该国中央银行)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通胀目标设定为2%,以求摆脱通货紧缩。此外,从2014年开始,日本央行开始无限期地购买资产,实行宽松货币政策。

第二支箭是以扩大公共支出为主的财政政策。2013年1月29日,在临时内阁决议上,安倍政府确定了日本2013财年的政府预算案。该预算案总额高达92.6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07.71日元)。在当时,这一预算被称为“历史最大规模”。

第三支箭是以振兴民间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政策。2013年6月,安倍晋三公开强调,要在3年内完成民间投资由当时的63万亿日元增加到70万亿日元的目标,同时要在10年内将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至少增加150万日元。

2015年9月份,安倍经济学进入第二阶段,正式发出“新三支箭”,即发展经济(202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至600万亿日元)、改善社会保障、支持儿童培育等。

对安倍政府而言,前述政策最理想的效果是,日元合理贬值,带动该国出口反弹;进口产品价格相对上涨,居民在通货膨胀压力下加大消费支出;消费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投资;在出口、消费和投资的共同利好下,日本股市上涨,带动资产价格上升,从而使日本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遗憾的是,安倍政府一直未能如愿。

“疫情出现以前,安倍经济学还是有一些成果的,比如物价稍微有所上升、失业率下降了、居民收入多了,但幅度都不大。尤其是当我们拿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比较时,就会发现所谓的成果微不足道。疫情之后,经济增长目标泡汤了,失业率也上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认为,2020年,日本经济或实际衰退5.2%;而日本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其5月份失业率为2.9%。可以说,各方面都不好。”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季风这样评价。

今年6月底,日本總务省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日本完全失业率(季节调整值)为2.9%,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急速恶化;完全失业人数比上年同期增加33万,达198万人。

张季风指出:“即便疫情之前,日本失业率低一些,也不完全是安倍经济学的功劳。日本失业率存在一个问题,即很多时候,并非正规就业人数上升了,而是非正规就业的人多起来了,比如临时工。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临时工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的20%左右,现在是40%。等于说,原来应该由两个人承担的职位,现在由三四个人做,社会工资总额并没上升,消费也就不会上升,投资、生产也无法获得动力。”

央行放水无奈通缩

不仅如此,疫情当前,日本经济的通缩(通货紧缩,指市场上流通的纸币量少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状况)问题也更加难以遁形。

作为安倍经济学的代表政策之一,日本确立了2%的通胀目标。为什么会是2%?

“发达国家多将通胀目标设在2%。这是因为,从过去200年的工业化进程看,整个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维持在2%附近,因此,2%成为很多宏观经济指标的指导数据,比如通货膨胀率。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通货膨胀比较可怕。实际上,通货膨胀是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具有活力的重要表现,而一定水平的通胀有助于认定一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此外,2%的通胀目标,也与一段时间内一些国家中央银行的长期利率有关系。各国央行的第一大目标就是要维持利率的长期稳定,而通货膨胀是衡量前述利率是否合适的重要指标之一。”接受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这样对《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分析。

通缩其实才更可怕。何代欣告诉记者,通缩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会严重影响经济潜在增长速度的实现。通缩一旦出现,意味着整个经济的供给与需求水平下滑,也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在向下走,其于国家发展显然不利。

——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尤其会影响就业。就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社会稳定层面。对民众而言,失业等于收入下降或没有收入,严重时会影响一国的民生与社会福利。

——会长期影响某个经济体的发展潜力、未来走向。历史上,因没能处理好通缩现象,一些国家的成长轨迹、成长道路曾发生偏移,最终陷入未曾预料的困境。“因此,无论如何,通缩都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何代欣说。

原本,日本央行希望通过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完成2%的通胀目标,只是7年多过去了,现实离理想更远了。

数据显示,剔除价格变化幅度较大的生鲜食品,5月,日本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101.6(2015年时为100),继4月以来继续同比下降0.2%。这是该国CPI在2016年3月-12月连续10个月下滑以来,再次出现连续2个月负增长。

依照定义,市场上流通的纸币量较少时,才会出现通缩。可日本央行的政策已经超级宽松,其利率也长期保持负值,为什么还会出现前述现象呢?

“这还要从通缩的两个层面说起。我们把经济分成两部分,一边是金融市场,即虚拟经济,另一边是包含商品和服务的实体市场。一般来说,通缩是整体价格的下沉,但现在有一种情况比较常见:在发达国家,商品和服务的整体价格在向下走但金融市场上的商品与服务价格却向上走。原因在于,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时,大量流动性并没有真正进入需要资金的实体经济中去循环,而是来到金融市场。这也是为什么各国央行不断放松银根,实体经济却不能很快回升但金融市场得以蓬勃发展。”何代欣如此回应。

他强调,这种看似常见却并不十分正常的现象,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而言均构成巨大挑战,因为它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失效。

货币政策失效无法扭转

通缩与货币政策失效不仅是日本的困境之一,当前,欧美国家也存在同样的忧虑。

5月份,欧元区国家CPI同比仅上涨0.1%。19个欧元区成员国中,12个国家出现了负增长。欧洲央行(ECB)预测,2020年,欧元区CPI将比2019年上涨0.3%,大幅低于去年1.2%的上涨幅度。

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美国5月份CPI环比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升0.2%,能源价格环比下降2.7%。4月份,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下降0.8%。

“从逻辑上看,通缩并不等同于CPI下行,这是两回事。不过从政策操作上,我们通常把CPI的下行当成通缩来处理。因此,当CPI数值下行的时候,无论环比还是同比,我们都可以说有通缩风险。”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教授这样解释。

他指出,对发达国家而言,通缩以及货币政策失效确实比较可怕,因为“至少从目前看,这种趋势无可挽回”。

为什么央行放出的流动性难以进入实体经济?

“在发达国家社会中,有两个特别关键的变化是无法扭转的:一个是老龄少子化,一个是企業僵尸化。提到老龄化社会,我们总是想到日本,但世界银行报告显示,老龄化最严重的是欧元区而非日本;若剔除有色人种因素,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而我们知道,大多数老年人对消费并不十分感兴趣,他们不追时髦也不爱新产品,不过在各个年龄层中,老年人却拥有最多资产。在这部分人的主导下,流动性一旦进入社会,很难走向消费和实体经济投资领域。”

“企业的僵尸化同样无法扭转。简单说,企业的收入不足以覆盖因借债而产生的利息时,就僵尸化了。在发达国家,大部分企业已经僵尸化。我们说老年人不爱消费,企业的销售也就更不好打开,其获取的收入不充足,就只能依靠外部注资来存活。2016年6月份,欧洲央行宣布扩大资产购买计划,决定购买企业债,其实就是给企业注资。这也从侧面证实,欧元区很多企业已经僵尸化。美国的情况更夸张一些。疫情之初,美股暴跌;随后美联储为市场注资,经济都还没重启,各方面销售都在暴跌,股市却很快暴涨。这也说明很多美国企业已经僵尸化。”贾晋京如此强调。

因此,无论发达国家的央行放出多少流动性,都很难真正刺激消费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