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艺术中的隐喻研究——以爱德华多·卡茨的作品为例

文雨晗

摘要:生物艺术在2000年由爱德华多·卡兹提出,他创作的一系列生物艺术作品,不仅仅把尖端的科学技术带到了大众视野中,还引发了社会对于基因伦理问题的讨论,他的作品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传递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引发人们的思考与共鸣。本文基于隐喻理论,对爱德华多?卡兹的作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他作品内如何使用隐喻利用生物技术展现生命之美。让更多的去警醒,去考虑整个人类的忧虑,让人们从新角度出发来认识自然。为其他生物艺术作品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物艺术;隐喻;爱德华多·卡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7-0043-02

一、隐喻的概念

隐喻,在修辞学上是一种修辞格;在逻辑学上,是范畴措置;在哲学中,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从认知学角度,则是人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式。狭义的隐喻被认为是语言学中一种修饰性的语言使用现象,亚里士多德把一切修辞现象成为隐喻性语言。从辞源上看,隐喻在希腊文中的原意为“转换”。在英文中有其隐喻式的意涵,指“将意义由某事物转移至另一事物”。而广义的隐喻则被认为是一种认知现象,在西方,隐喻性思维被认为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必要途径之一。

生物艺术这个新生的艺术形式通过隐喻表达着创作者的思想,绿色荧光兔通过兔子作为载体表现了DFG这个大众不了解的事物,第八天更是通过创造一个生态圈深化了艺术家想表达的生物平等的思想,创世纪则是通过对圣经的隐喻来表现对社会的忧虑。隐喻让艺术家的立意更上一层楼,易引发大众思考,便于大众理解。

二、爱德华多·卡兹作品中的隐喻特性

卡茨1962年生于巴西,芝加哥艺术学院MFA,威尔士大学互动艺术研究中心(CaiiA)的哲学博士,目前任教于芝加哥艺术学院。除了作为艺术家,他也是非常出色的撰稿人和写作者。虽然他的创作主题一直集中于语言和交流,但是探讨的方式与材料跨越了诸多传统的行业、学科划分,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跨界艺术家,他作品的隐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象征性

隐喻的象征性是指以一事物的特征寓示另一事物的特征,找到已知事物与未知事物的联系,从一个范围内的表象转移到另外一个范围内的意义,有暗示联想之意。

1.具体象征手法。卡兹在2006年创作了绿色荧光兔的衍生品《兔言兔语》,是用陶瓷、人造卫星等各种不同的具体造型来赋予这个妇兔字”生命力。如图1所示。

2.抽象象征手法。《时间胶囊》包括了芯片植入,7个黑色胶片,一个现场电视播放,一个网络播放,互动的远程机器人控制的植入数据库网络扫描的介入,这件作品的意图是让人们不再去思考艺术的媒介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隐喻传播模式具有诗的特征,靠的的是思考和联想。

(二)历史性

隐喻的历史性。人们一般更容易理解历史文化的隐喻,这种隐喻结构通常与不同的文化语境均有交集,同时也与宗教信仰、文化习俗或其他思想意识相关联。1999年卡兹选择了《圣经》中的一个句子:“让人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作了作品《创世纪》。他设定了转码的规则,用摩尔斯代码来表示并替代英文字母,从这些摩尔斯代码就成为了一段基因,既代表四种碱基的字母(ACTG)。接着,这段人工创造基因就被转到了细菌自身的基因组中,并在画廊中展出。卡茨用历史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考整个生态环境当下科技文明大发展浪潮中的改变。

(三)跨领域映射性

隐喻的跨领域‘映射涉及的是两个不同的认知领域事物之间的关系,其根据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隐喻相似性是用一种事物说明另一种事物,以期使意义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生物艺术本身就是艺术与生物科技的跨界合作,卡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可以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以某一种呈现方式巧妙的展现在大众的面前,同人类思维能力结合,让作品的寓意更深刻,共鸣更强烈。

三、爱德华多·卡兹生物艺术的经典隐喻

(一)对生命立场的隐喻

在卡兹的作品中充斥着大量对于生命忧虑的隐喻,其中《创世纪》最具代表性,直接利用《圣经》作为创作蓝本,是因为它代表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至高无上的神圣性,而这个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你认为人是万物之主,你可以不參与到这个项目中,如果你强烈认为人不是万物之主,你就可以点击打开紫外线,让细菌变异,那这句话就不复存在了。不管参与与否,这都是你自己的立场,也就是说无论是否参与都体现出人们对于生命的观点。从对遗传学不理解地滥用,到对它的前途充满希望;从单纯地减少作品的叙事性,到依据环境的不同创造出复杂的视觉形象,都是通过艺术创作揭示生命工程革命的一些隐含意义,创造出不同而多样的视野,让人们对自身有最根本了解。

(二)对生命之美的隐喻

生物艺术的美不仅仅是体现在媒材上的特殊,而是在生命体的认知感悟上。心奎之自然史》这件作品不仅仅向人们展现了生命之美,更是在挑战40亿年以来植物的进化和人类的进化,从进化角度来看,人类本身也是一个转基因的物种,但是在通常理解中转基因是不自然的,这一观点在卡兹看来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在没有人类干涉的情况下,基因本来就是会从一个物种到另一个物种转化的,因此人类本身就是转基因的,这件作品通过我们身边常见的花作为载体,将花做出基因的改变,实际上是想打破人们对于基因问题的固有思维。通过这件作品,真正地体现出来,‘生命这样一个名词当中,所含有的诗意、神秘感和真正的美感。如图2所示。

(三)对未来生命形态的隐喻

人类文明的进步仍掩盖不了人类的无知。卡茨用现代生物做作品无疑是对我们自认为辉煌文明的一种反讽,引发人类对未来生命形态的思考。从纳吉的《飞起来的凿子》(Levitatinga Chisel,showed in Vision in Motion,1947)和克莱因的《飞向虚空》(Leap into the Void,1960),(包括光线艺术的出现),到卡尔德(Calder)探索着雕塑取消稳定性,卡茨延续了这样一条线索,从探索生命的本质到探索未来生命的形态,追求的也是脱离已经习以为常的“自然,,概念。这些作品内嵌了两个东西:一种诗性的造物的绝对自由,一种对于世界的持续探索通过哲学严格地显现出来,让更多的人警醒,继而去考虑。

四、由爱德华多·卡兹生物艺术引发的思考

艺术家通过科学技术运用细胞、基因、活体生物等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模糊了科学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区别。这些作品运用生物艺术的手法给了人类一个重新认识世间万物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探讨生命的本质,所以说生物艺术是生物科学与生命过程的艺术实践。虽然目前生物艺术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论,但学术上,伦理美学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负载在这些科技之上的艺术和哲学思考被忽视。由于人类的无知,我们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这一点在爱德华多卡茨的“创世纪”系列和“转基因兔”等作品的展示过程中,夹杂着包括作者在内的大众群体普遍的社会忧虑。他用隐喻的方法向我们呈现了自己对生态环境、对人类未来的忧虑,希望能够引起人类的重视和反思,也让人们从新角度出发来认识自然。同时证明隐喻方法的运用对艺术家更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方便大众理解上都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黄鸣奋.转基因—以艺术理念创造新生命[J].福建艺术,2004.

[3]魏颖.转基因艺术:基因作为艺术媒介[J].典藏·今艺术,2019(06).

[4]爱德华多一卡茨.改造基因的“行动诗歌”艺术时代,

[5]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6]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7]黄有柱.图形艺术的“隐喻”语言探析[J].美术观察,2003.

[8](美)大卫·瑞兹曼.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安东尼·邓恩,菲欧娜·雷比.思辨一切——设计、虚构与社会梦想[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

[10](英)达尔文.物种起源I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11]刘丹.皮克斯动画电影中的隐喻研究——以《头脑特工队》、《寻梦环游记》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19.